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96627  396635  396641  396645  396651  396653  396657  396663  396665  396671  396677  396681  396683  396687  396693  396695  396701  396705  396707  396711  396713  396717  396719  396721  396722  396723  396725  396726  396727  396729  396731  396735  396737  396741  396743  396747  396753  396755  396761  396765  396767  396771  396777  396783  396785  396791  396795  396797  396803  396807  396813  396821  447348 

2、原子的基本性质

(1)原子也是构成的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在初中阶段分为两种:金属和稀有气体。例如:铁、汞、氦气、氖气等就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注意: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分子中的原子不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水分子又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但其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既不保持氢气的性质,又不保持氧气的性质,更不保持水的性质。

如果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则其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例如在汞这种物质中,不存在汞分子,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汞的化学性质由汞原子保持。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

试题详情

1、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有关概念的理解:

a.“最小粒子”是在“化学变化”的前提下而言的。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不能再分,是最小粒子。但如果不考虑化学变化,原子还可以分为更小的粒子,如质子,中子,电子等。

b.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是最小粒子是指原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保持不变,即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没有发生变化,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会发生变化。

试题详情

4、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 合 物
纯 净 物


(1)宏观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1)宏观组成:由同种物质组成
(2)微观构成:由不同种物质的不同种粒子构成
(2)微观构成:由同种物质的相同粒子构成
(3)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分
(3)成分单一
(4)一般无固定的组成,但有时有一定的组成范围
(4)有固定的组成
(5)一般无固定的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等
(5)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各成分简单混合,相互间一般不反应
(6)各组分通过一定比例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
(7)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性质
(7)各组分不再保持原有的性质
(8)一般不能用某一化学式来表示
(8)能用一个化学式进行表示




海水,空气,稀有气体,石灰水等
氧气,水,二氧化碳,氯酸钾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物质的纯与不纯只是相对而言的。自然界中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试题详情

3、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通常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等发生了改变,所以在宏观表现上反映出来的仅仅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等状态的改变,并没有其他物质的生成。例如:氧气在低温高压下,由无色气体变为淡蓝色液体或雪片状的固体时,氧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氧分子之间由气态时的大间隔变为液态或固态时的相对小间隔,为物理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来构成物质的分子自身首先被破坏,发生了改变,重新生成其他物质的分子,从宏观表现上反映出有其他物质生成。例如:我们做过的实验--给铜绿加热,受热时,碱式碳酸铜的分子被破坏,重新组合成氧化铜的分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分别生成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试题详情

2、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通常情况下,如果分子间隔相对较大,物质就呈气态;如果分子的间隔相对较小,物质就呈液态或固态。

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知识可解释物质的扩散(包括溶解,蒸发,挥发等)。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可解释热胀冷缩现象和物质的气,液,固三态的变化。

试题详情

1、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有关概念的理解:

a.“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如氧分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如从氧气O2,二氧化碳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可以证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构成分子不同,二氧化碳中不存在氧分子。

b.“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理性质如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都是由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并不是每一个单个分子所能表现出来的。如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构成氧气的每一个氧分子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而氧气的物理性质是由构成氧气的大量氧分子聚集而集合体现出来的性质,单个氧分子并不保持氧气的物理性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聚集的方式不同,则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宏观表象也不同。此时如果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则分子保持的化学性质也不变。如在改变温度和压强的条件下,氧气的分子聚集方式发生变化,造成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如状态可以由气态变为液态或固态,颜色可以由无色变为淡蓝色等。但此时由于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c.“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构成原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变化后的分子不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故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的角度,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其他粒子,如“原子,离子”等将在以后章节中学习。在这里“最小粒子”应该理解为“其中最小粒子”。

注意: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例如: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试题详情

29.当你在高噪声环境下,你会采用哪些个人防护措施?

试题详情

28.某渔船声纳发出超声波,经鱼群反射后0.8秒收到反射波,求鱼群离开船的距离?(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约为1450米/秒。)

试题详情

27.物理学上把发声体作      时所产生的声音叫做噪声。从环境保护上说,凡是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     的一切声音都是噪声。

试题详情

26.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其振幅是        (选填“等于零”、“不等于零”)。当物体停止振动,其振幅是      ,声音的分贝数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