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反应 X(g)+ Y(g)
2Z(g)(正反应放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Y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左图所示
若使曲线a变为曲线b,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入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增大Y的浓度
2.在密闭容器中于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 + O22SO3当到达平衡时通入18O2,再次平衡时,18O存在于 ( )
A.SO2 、O2 B.SO2 、SO3 C.SO2 、O2 、SO3 D.O2 、SO3
1.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 ( )
A.反应进行的方向 B.反应的快慢 C.反应进行的限度 D.反应物的多少
34.(11分)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很好的消毒剂。Z、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这四种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之和为10。请填空:
(1)X与Y组成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气体,已知该气体与氧气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混合后恰好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在同温同压下测得燃烧前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W的单质是有毒气体,则它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由Z和Y可构成具有漂白作用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
(3)若W的单质为黄色固体,且W与X可形成化合物XW2。
①XW2为结构式为 ;
②Z的单质在XY2气体中燃烧的现象为 。
(4)若W的一种单质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实验室里少量该单质应保存在 中。
33.(12分)纳米材料在绝大多数同学眼里都非常神秘。某化学学习小组决定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自己动手实验,制备纳米铁粉。
[实验原理]
⑴用硫酸亚铁、草酸两溶液制备草酸亚铁晶体(溶解度较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⑵焙烧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Fe+2CO2↑+2H2O↑
[操作步骤]
⑴草酸亚铁晶体的制备
①现有烧杯、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FeSO4、草酸等实验用品,为配制上述两溶液,缺少的仪器有 。
②若配制的FeSO4溶液略呈黄色,可能的原因是 。
③检验草酸亚铁晶体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
⑵纳米铁粉的制备
将一根长度约为12cm-14cm的玻璃管在酒精喷灯上烧制成如下图所示形状,向其中加入黄色草酸亚铁晶体。再将管口部分加热拉细,然后在酒精喷灯上均匀加热。当草酸亚铁粉末受热完全变黑,立即将管口拉细的部分放在火焰烧熔封闭,这样便得到了高纯度的纳米铁粉。
①实验中分解产生CO2所起的作用是: 。
②指导老师提醒同学们应准确把握玻璃管的烧熔封闭时间。你认为烧熔过早的后果是: ;过晚的后果是: 。
32.(10分)已知A为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常温下为气体,C为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较广(如被用作某些电池的电解质)。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注意:其中有些反应的条件及部分生成物被略去)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反应④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其反应方程式为: 。
⑵从D溶液制备D的无水晶体的“操作a”为 。
⑶反应②方程式 。
⑷反应⑤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原电池反应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0.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3 mol·L-1
B.由pH=3的HA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
c(Na+)>c(A-)>c(OH-)>c(H+)
C.浓度均为0.1mol/L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酸性,则
c(A-)>c(Na+)>c(HA)>c(H+)>c(OH-)
D.0.1mol·L-1HA溶液与0.05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2c(H+)+c(HA)=c(A-)+2c(OH-)
第Ⅱ卷(40分)
29.Inorganic
Syntheses一书中,有一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用以制备某种干燥的纯净气体。该装置中所装的药品正确的是
A、A中装浓硫酸,B中装浓盐酸
B、A中装浓盐酸,B中装浓硫酸
C、A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B中装浓氨水
D、A中装浓氨水,B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
28.下列事实中,与胶体有关的是
①水泥的硬化 ②用盐卤点豆腐 ③用FeCl3净水 ④河,海交汇处易成沙洲 ⑤制肥皂时在混合物中加饱和NaCl析出肥皂 ⑥一支钢笔同时使用两种牌子的蓝黑墨水易发生堵塞 ⑦在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A.除③⑤ B.除①③⑥ C.除①④⑤ D.全部都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