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 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是否呈酸性,先用在氧气中燃烧硫粉的方法方法收集了一瓶充满二氧化硫的气体,倒入10mL蒸馏水后振荡静置,然后按下面步骤实验:
①倒出5mL这种“水”于一支试管中;
②将3滴紫色石蕊试液滴入这种“水”;
③另取一支试管,倒入5mL稀盐酸,滴3滴紫色石蕊;
④再取一支试管,倒入5mL蒸馏水,滴3滴紫色石蕊。
请回答:
⑴ 实验②与③实验对比是为了说明 ;
⑵ 实验④的作用是 ;
⑶ 实验②、③、④中滴加相同滴数的紫色石蕊其目的是 。
1. 某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1)实验1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8. 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程度的因素,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1 |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 |
镁粉产生气体快 |
2 |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0%盐酸反应 |
铁粉产生气体快 |
3 |
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0%盐酸反应 |
10%盐酸产生气体快 |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有:
因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右图表示纯净物中不同物质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A与B 代表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且它们的溶液都能与铁反应。
(1) 写出A、B的溶液分别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属于“ M ”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要求这两种物质由不同类别的粒子构成。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6. 食品保鲜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保护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一次,小明在食用盒装月饼时,发现用于保鲜的小纸袋中盛放着一种灰黑色粉末,几天后,看到灰黑色粉末已经变成红棕色。请回答:
①小纸袋中盛放的可能是 (填序号);
A.氮气 B.生石灰 C.还原性铁粉 D.无水硫酸铜
②为什么这种物质能起到保鲜作用?
。
15. 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C的化学式为 ;
(3)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右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
。
14. 镁将成为2 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
(1)占地球表面积7 O%的海洋是天然的镁元素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
熟石灰
盐酸
脱水
海水中的MgCl2---------Mg(OH)2---------- MgCl2*6H2O
---------MgCl2------Mg
①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熔融氯化镁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2)①金属镁是一种较活泼金属,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也能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Mg+C02==C+2MgO,此反应类型属于 (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②金属镁在高温下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在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一3。据此写出
氮化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镁铝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等。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镁铝合金的组成,取
1 6 g镁铝合金样品,把6 0 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铝与氢氧化钠
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Al+2 NaOH+2H2O==2NaAl02+3H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 O.6 |
5.2 |
4.O |
从以上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
(4)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小赵认为可能是Mg2(OH)2 C03;小花认为可能是Mg(OH)2。
小赵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
实验探究:小赵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赵认为小花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得出结论:
Mg(O H)2和Mg2(OH)2 C0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
为氧化物,据此
请你写出Mg2(OH)2 C0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3. 二氧化硫(SO2)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之一。请你参与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硫部分性质的实验探究。
(1)若雨水的pH小于5.6,表明空气受到污染。为了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小明同学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使二氧化硫充分溶解(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形成亚硫酸),打开瓶塞,测定瓶中二氧化硫水溶液pH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二氧化硫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小宁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小宁同学由此得到结论: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你认为小宁同学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填 “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兴趣小组同学取刚降到热电厂附近的雨水进行测定,每隔五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定时刻 |
5∶05 |
5∶10 |
5∶15 |
5∶20 |
5∶25 |
5∶30 |
5∶35 |
pH |
4.95 |
4.94 |
4.94 |
4.88 |
4.86 |
4.85 |
4.85 |
分析上述数据变化,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针对此结论,你猜测其中的原因为 。结合大理石被酸雨腐蚀的事实,你认为碳酸、硫酸、亚硫酸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已知A、B、C、D、E、F为常见物质,其中A、B含有相同的元素,B、E为氧化物,C、D、F都为单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图中反应条件略去)。
(1)X在反应①中起 作用。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C 。
(3)若F不溶于稀硫酸,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与D具有相同化学性质,并能与E发生反应,且反应基本类型与③相同的物质有 。
11. 从C、H、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用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2)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的碱是 ;
(3)家用食醋中,显酸性的有机物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