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例7.(淄博市中考理综试题)图6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气体,据图回答问题:(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蝗虫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
⑴ 该装置可测定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O2的速率还是释放CO2的速率?________。
⑵ 15分钟后,U形管左右两侧的管内液面位置有何改变?___________。
⑶ B瓶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
解析:A瓶内活蝗虫在进行呼吸时,要消耗瓶内的O2,同时产生了CO2气体,而CO2气体会被瓶内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2CO3和H2O,这样使得A瓶内的气体减少,A瓶内气体压强低于 B瓶内气体压强。U形管中的液面将不在保持平衡,左侧管内液面高于右侧管内液面。从而不难知道该装置可测定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O2的速率,B瓶的作用是进行实验对照。
例6.(安徽省中考理化综合试题)小华用图5中甲、乙两套装置做“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实验。甲装置的水槽里盛有NaOH溶液,乙装置的水槽里盛有等量的清水。小华把两套装置安装好后,密封,并立即把它们放在阳光下。两小时后,经检验发现两套装置里的叶片内部都含有淀粉,因而实验不能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请你分析:
⑴ 为什么甲装置里的叶片内也含有淀粉?________________。
⑵ 怎样改进实验,才能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_________。
解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空气中的H2O、CO2转变为淀粉等有机物,并放出O2。甲装置的水槽中虽然盛有NaOH溶液,能吸收装置内CO2,但由于装置安装好后直接放在阳光下,一方面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还存在,未被消耗掉;另一方面,实验初期,甲装置内还含有部分未被NaOH溶液吸收完的CO2,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故在检验时甲装置叶片内含有淀粉。为了证实CO2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要在光照前,将两套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在黑暗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但呼吸作用仍在进行,甲、乙装置中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参与了呼吸作用而被耗尽,同时释放出CO2。甲装置释放出的CO2能被NaOH溶液吸收。这样,当把甲、乙装置放在阳光下时,甲装置中由于没有CO2或者CO2极少,植物的绿色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没有新的淀粉生成。盛放清水的乙装置中,空气里仍有一定量的CO2,在阳光照射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片内有新的淀粉生成。从而证实了CO2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3.96g x
解得x=0.44g。
⑶ H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1.4×108
J/kg×0.44×10-3kg=6.16×104J。
⑷ 由于Q<W,即表明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化学能,所以此方法无实用价值。
⑸ 可设想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或研究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分解得到H2。
5.化学与电能、热能知识综合
例5.(锦州市中考理化试题)氢气作为一种能源有很多优点。如何用廉价的方法从水中获得氢能源,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新课题。有资料表明:在10V、2A的条件下,通电6h,可电解3.96g水。
根据上面的内容解答以下各题:
⑴ 计算电解3.96g水消耗的电能。
⑵ 计算电解3.96g水生成氢气的质量。
⑶ 已知氢气的热值为1.4×108J/kg,计算这些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⑷ 请你根据以上计算,说明用电解水的方法大量地制备氢气是否有实用价值?
⑸ 请你提出两条用廉价方法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设想。
解析:结合初中物理电能、热能知识及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不难得出答案。
⑴ 电解3.96g水消耗的电能W=UIt=10V
×2A×6×3600s=4.32×105J。
⑵ 设电解3.96g水生成H2的质量为x,据方程式,有
2H2O 2H2↑+O2↑
36 4
4.化学与天平平衡知识综合
例4.(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将一套如图4所示的密闭装置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情况是( )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C.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解析:块状烧碱(NaOH固体)极易吸收不饱和食盐水中的水分而发生潮解,食盐水由于水减少而变浓。这样使得天平右边重于左边,指针向右偏转。故本题选C。
3.化学与浮力知识综合
例3.(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课改实验区)如图3所示,在一烧杯内放置一新鲜鸡蛋,往烧杯内到入稀盐酸,可以看到蛋壳表面附着一层气泡。
⑴ 产生气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⑵ 反应一段时间后,鸡蛋在溶液中上浮,其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鸡蛋浮出液面后又会下沉,其原因是________。
解析: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往烧杯内到入稀盐酸后,CaCO3与稀盐酸发生反应:CaCO3+2HCI==CaCI2+CO2↑+H2O,蛋壳的表面有气泡(CO2)产生。在溶液底部,由于液体压强较大,气泡不易逸出,而附着在鸡蛋上,相当于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据F浮=ρ液gv排,v排增大,ρ液近似看作不变(只有少量CaCI2生成),从而F浮增大,当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当鸡蛋浮出液面后,气泡容易逸出,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
2.化学与密度知识综合
例2.(陕西省中考理综试题)如图2所示,一个放有砝码的蒸发皿浮在水面上,蒸发皿底部到水面的距离为h。当不断地向水中加入食盐时,下列各图中,正确反映h与食盐质量关系的是( )
解析:蒸发皿无论“上浮”还是“下沉”,只要其不下沉至液体底部,变化前后所受的浮力不变,都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即F浮=ρ液gv排=mg。当不断地向水中加入食盐,液体由水转变为食盐溶液,由于溶液体积可看作不变,质量增大,ρ液变大。又F浮不变,则v排变小,即蒸发皿上浮,其底部到水面的距离h变小。当食盐加至一定量时,溶液成为饱和食盐水,ρ液达到最大值,此时v排最小,随后不再改变,即h为一定值。故本题选C。
1.化学与气体压强知识综合
例1.(常德市中考化学试题)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夹,则烧杯中的水可能进入( )
A.甲瓶 B.乙瓶 C.同时进入甲、乙瓶 D.无法判断
解析:甲集气瓶中红磷燃烧生成P2O5白色固体,燃烧完毕后,把a夹打开,由于瓶内空气中的O2已反应掉,瓶内压强减小,P外>P内,烧杯中的水很快进入瓶中。乙集气瓶中炭粉燃烧生成CO2气体,瓶内气体压强几乎没变,即P外=P内,当把b夹打开,烧杯中的水不进入瓶中。故本题选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