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0328  400336  400342  400346  400352  400354  400358  400364  400366  400372  400378  400382  400384  400388  400394  400396  400402  400406  400408  400412  400414  400418  400420  400422  400423  400424  400426  400427  400428  400430  400432  400436  400438  400442  400444  400448  400454  400456  400462  400466  400468  400472  400478  400484  400486  400492  400496  400498  400504  400508  400514  400522  447348 

2、写出“知”字在不同语句中的不同含义。

①   君与之者谋之(懂得)②使此秦国之政也(同“执”,执掌,主持)

试题详情

1、写出“之”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①   武王示(他)②在耳前,目(的)③君与知者谋 (医术)(指治病这件事)

试题详情

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中心: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除:去,治疗的意思)。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石:石砭,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试题详情

5、“特与婴儿戏耳” 的意思是:只不过和小孩说着玩玩罢了。

试题详情

4、  写出“子”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①   曾之妻之市(先生,对人的尊称)②今欺之(你)③是教欺也(孩子,儿子)

试题详情

3、  写出“之”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①   曾子市(的)(到)       ②其子随而泣(她,指曾子之妻)

③曾子欲捕彘杀(它,指猪)       ④今子欺(他,指小孩) 

试题详情

2、  指出“而”字在句中的作用。

①   待父母而学者也  顺接,不翻译  ②母欺子而不信其母  顺接,不翻译

试题详情

1、  文中加点的“其”都起指代作用,请分别写出它们各指代什么。

①   其子随之而泣 指代曾子之妻,译为“她的”②其母曰指代小孩,译为“他的”

试题详情

2、  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了动人的意境。下列唐诗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是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模仿下面的句式,另写一个句子。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提示:比喻+疑问)

                   

将下面句子中可删去的词语划掉

由于 人体 脂肪密度小于人体肌肉蛋白和水的密度,所以减掉一公斤脂肪所减去的体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远大于有脱水而减少的体积。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女:你)还,顾反为女杀彘(彘:猪)。”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试题详情

1、  对这首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寂无人声的幽寂。

B、  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  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D、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