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予谓菊,_______________牡丹,_______________;莲,_______________。
8,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山不在高,______________;水不在深,____________;斯是陋室,___________。
5.孔子曰:“_________________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为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悍吏之来吾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鸡狗不得宁焉。
3.陛下亦宜自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追先帝遗诏。
2.后值倾覆,受任于_________,奉命于__________,尔来二十又一年矣。
能流行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误解。就必然影响引论的效果。
1.__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____________________,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文言文中有许多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如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中“轻”本来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可译成“轻视”。这种词类活用现象主要有几种情况: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等。
序号 |
例 句 |
活用的词 |
用 法 |
意 义 |
1 |
所宝以百数 |
宝 |
名词作动词 |
珍藏 |
2 |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
病 |
名词作动词 |
害病 |
3 |
妇抚儿乳 |
|
|
|
4 |
箬篷覆之 |
|
|
|
5 |
用讫再火令药熔 |
|
|
|
6 |
处处志之 |
|
|
|
7 |
布囊其口 |
|
|
|
8 |
贼易之,对饮酒 |
|
|
|
9 |
以缚背刃,力上下 |
|
|
|
10 |
彼不我恩也 |
|
|
|
11 |
虽疮手勿惮 |
|
|
|
12 |
刺史颜证奇之 |
|
|
|
13 |
吏护还之乡 |
|
|
|
14 |
侧目莫敢过其门 |
|
|
|
15 |
见完与恩 |
|
|
|
16 |
填然鼓之 |
|
|
|
17 |
故自号曰醉翁也 |
|
|
|
18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
|
|
19 |
伛偻提携 |
|
|
|
20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
|
|
21 |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 |
|
|
|
22 |
乃钻火烛之 |
|
|
|
23 |
因长跪履之 |
|
|
|
24 |
随目之 |
|
|
|
25 |
有一老父衣褐 |
|
|
|
26 |
峨大冠拖长绅者 |
|
|
|
27 |
干城之具 |
|
|
|
28 |
吾业是有年矣 |
|
|
|
29 |
欲穷其林 |
|
|
|
30 |
殚其地之出 |
|
|
|
31 |
良因怪之 |
|
|
|
32 |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
|
|
|
33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
|
|
34 |
亲小人远贤臣 |
|
|
|
35 |
此皆良实 |
|
|
|
36 |
得而腊之以为饵 |
|
|
|
37 |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
|
|
|
38 |
君将哀而生之乎 |
|
|
|
39 |
齐使田忌将而往 |
|
|
|
40 |
与其轻锐倍日并行 |
|
|
|
53.“为”
提示:A.作动词,作动词时,使用非常灵活,到底该译成哪个动词,要联系上下文,尤其应该仔细分析它所涉及的宾语,才可得出结论。B.作介词,可译成“给”、“替”、“被”,一般表示动作或行为涉及的对象,另外还可以表示目的、原因,可译成“为了”、“因为”等。C.作名词,可译成“行为”、“表现”。D.作判断动词“是“。
①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 ) ② 一人去为市 ( )
③武陵人捕鱼为业 ( ) ④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
⑤为其老,强忍 ( ) ⑥ 生于淮北则为枳 ( )
⑦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 ⑧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⑨不足为外人道也 ( ) ⑩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 )
52.“于”
提示:A.作介词,介绍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范围、对象及用在被动句中,引出行为主动者等,可译成“在”、“到”、“向”、“对”等。B.作介词,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比较,可译成“比”、“跟……相比”等。C.作助词,无义。
①尝射于家圃 ( ) ②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
③欲报之于陛下也 ④而归重于不肖 ( )
⑤苛政猛于虎也 ( ) ⑥若所市于人者 ( )
⑦告之于帝 ( ) ⑧何有于我哉 ( )
⑨积于今六十岁矣 ( ) ⑩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