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1020  401028  401034  401038  401044  401046  401050  401056  401058  401064  401070  401074  401076  401080  401086  401088  401094  401098  401100  401104  401106  401110  401112  401114  401115  401116  401118  401119  401120  401122  401124  401128  401130  401134  401136  401140  401146  401148  401154  401158  401160  401164  401170  401176  401178  401184  401188  401190  401196  401200  401206  401214  447348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干:岸边。②圮(pí):倒塌。③阅:经历。④棹(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⑤柿(fèi):木片。⑥颠:颠倒、荒唐。⑦河兵:治河的士兵。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      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   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  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 二石兽于水中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以为顺流下矣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则移其民于河东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 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 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翻译。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试题详情

3.行动和目的相反

试题详情

2.马良、用多、御者善   南辕北辙

试题详情

1.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向北面行走呢?

试题详情

3、上面短文说明了怎样的道理?(3分)

试题详情

2、“此数者愈善”句中“此数者”指的是:

  上文的大意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  

试题详情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①大行:远行。 ②方:正。

1、翻译文中划线的“君之楚,将奚为北面?”这个句子。(2分)

  答:                  

试题详情

3、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试题详情

2、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试题详情

1、(1)有人 (2)凭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