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1024  401032  401038  401042  401048  401050  401054  401060  401062  401068  401074  401078  401080  401084  401090  401092  401098  401102  401104  401108  401110  401114  401116  401118  401119  401120  401122  401123  401124  401126  401128  401132  401134  401138  401140  401144  401150  401152  401158  401162  401164  401168  401174  401180  401182  401188  401192  401194  401200  401204  401210  401218  447348 

(二)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1.语言表达要“简明”。

“简明”,就是表达要简要、明白。

注意要点
示例分析
①把握事物要点,去掉多余的话。
例1:写文章要学会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不必要的话”也就是“啰嗦话”,重复多余)
②表达明了,不让对方误解。
例2:牧童牵着牛在吃草。(谁在吃草?牧童,还是牛?表达不清)

2.语言表达要“连贯”。

“连贯”,就是表达要明白、通畅。一个完整的意思,常常需要好几句话才能表达清楚,这就要注意把这些句子有序地连接贯通。

注意要点
示例分析
①保持统一话题,使各句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
例1:原文:累累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有的树枝竟然被苹果压断了,而大多数树枝不得不用木杆撑住。
改文:果实累累,树枝都被压弯了,有的树枝竟然被压断了,大多数树枝不得不用木杆撑住。(峻青《秋色赋》)
分析:原文第一分句主语是“果实”,后两分句的主语是“树枝”,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语气不如改文连贯。
②注意合理的句序。
例2: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话:
①基础本来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智育。②这样理解“基础”,结果只能妨碍人才的成长。
③但是,有的同学,甚至老师,对“基础”的了解往往偏于狭窄。
④智育包括书本知识、非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诸种能力的培养,人们又往往只看到书本知识的学习。
⑤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每个中学生都应该打好基础。
⑥书本知识又包括教科书和课外读物,人们又往往只看到教科书。
分析:正确的排列是:⑤③①④⑥②。⑤句提出“打好基础”的话题,③句围绕这话题提出存在问题,①④⑥②是对这个问题的逐层分析,显得逻辑条理清晰。
③注意语言的过渡、衔接和呼应。
例3:________,据说北方的一些城市,“广货”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A.  广东生意人的精明是全国有名的
B.  广东人的经商手法是全国有名的
C.  广东产品的优势是全国有名的
D.  广东的市场经济是全国有名的
分析:选择D项。注意与后面语境的“广货”、“抢手货”相响应

3.语言表达要“得体”。“得体”,即用语要适应语言环境。

注意要点
示例分析
①注意场合。(庄重场合、轻松娱乐场合、工作场合及日常场合等)
例1:婉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路标:“陡坡,慢!”
分析:简明醒目,没有多余信息,符合蜿蜒曲折的复杂路面场合。
②注意对象(上级与下级,平辈、小辈与长辈,老朋友与新相识等)
例2:下面是小明的同学在电话中给他说的话: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子交给我,我给你们点拨点拨。
分析:不得体,应为“请老师点拨一下”或“我们共同来斟酌斟酌”。

注1:[理解]①能在具体语境中识别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格。②了解语言表达时简单、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

[应用]①领会以上修辞格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②能根据需要用修辞格合理造句。③运用语言能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注2:上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附录《常用修辞格简表》;八年级下册知识短文《说话要简洁》、《说话要讲究方式》、《说话要看对象》《对联常识》,将有助你进一步整理这一章节的知识。

试题详情

(一)常见的修辞格

类型
修辞格特点及示例
使用时注意要点
相近修辞格的比较
 

 

打比方,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基本格式:喻体+比喻体+本体
例1:(雨)像牛毛,像花针……(明喻)
例2:夏天就是这样的一串音符。(暗喻)
例3: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轻轻地荡漾了一下。(借喻)
1.一般是用具体比抽象。
2.经常与比拟结合使用(例: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带“像”字的不都是比喻。(例: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
比喻与拟人的区别:比喻重“喻”是打比方。
 

 

把物当人写,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例1:桃树、杏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拟人)
必须根据表达需要,符合人或事物的特征,使比拟贴切自然。
拟人一般有表现人物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词语。
 

 

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种。
例1:他每一天每一分钟都要换一件衣服。(扩大夸张)
例2:一转眼已经六年了。(缩小夸张)
例3:我父亲的脸色早已煞白。(超前夸张)
1.必须符合人或事物的特征。
2.经常与比喻结合使用。
(例:从化的荔枝多得像汪洋大海)
 

 

排列起来的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比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注意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排列顺序
 

 

成对排列起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有正对、反对之分。
例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
例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
 
 
 

 

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两种。
例1:你在哪里啊,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连续反复)
例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间隔反复)
 
 

 

并无疑问而故意提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
例: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1.自问自答。
2.与反问连用,一般以反问回答设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能够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鲜明、更强烈,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刻。有否定形式表达肯定,肯定形式表达否定两种。
例1: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否定形式表达肯定)
例2: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否定形式表达肯定意思)
否定形式表达的是肯定意思;肯定形式表达的是否定意思。
设问与反问都是无疑而问,却有不同: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句中。

试题详情

(三)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使用

关联词语主要是连词和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副词,还有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

复句中关联词语使用常见错误
示   例
①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要充分发动群众,能做好工作
②缺少关联词
大学的门虽然难进,知识的门永远敝开着。
③错用关联词语
哥哥要去参军,妈妈同意,然而爸爸更加赞成。
④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天气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也要上山去砍柴。

注:[理解]  能识别复句类型,分析两重以内复句的层次和分句间关系。

[应用] ①能正确运用常见复句的关联词语造句。②能纠正复句的语病。

试题详情

(二)二重复句

二重复句:整个句子在意义上包含着两种关系,在结构上形成了两个层次,这样的复句叫二重复句。

试题详情

(一)复句

名称
常用关联词语
示  例
并列复句
还,也,又,既……又……
不是……而是……
一方面……另一方面
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
②做,要靠想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递进复句
不但(不仅、不光、不只)…而且(甚至)
不但…反而(反倒),
…尚且…更…  尤其
①这双手不但厚实,而且灵巧。
②他不但不生气,反倒佩服你。
选择复句
或者…或者…。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与其…宁可…。 
①我不是今天走,就是明天走。
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转折复句
虽然…但是。但是,可是,却,不过,然而,  尽管…可是…
①有的青年有理想,刻苦勤奋不足。
②雨停了,可是天还是阴沉沉的。
因果复句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就。  因此,可见。
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所以浪费时间就是耗费生命。
②你既然已经知道错了,应该尽快解决。
假设复句
如果…就。 假如(倘,若)…那末(就)。
即使……也。  哪怕……也。
①我们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能不攻自破。
即使下雪,我要去。
条件复句
只有…才…。 只要……就…。
无论…都…。  不管…也(总)…。
只有靠自己亲自观察,能知道实际情形。
②无论谁参加,我们都欢迎。

试题详情

(三)句子的用途

句子名称
表达特征
示  例
陈述句
陈述事情,用陈述语调,句终在书面上用句号。
1.肯定的陈述:以“是”字句或一般肯定句式表示。
2.否定的陈述:以“不”、“没”、“没有”表示否定语气。
 
例1:他是鲁迅。
例2:他不是医生。
疑问句
向别人提出问题,用疑问语调,句终在书面上用问号表示。
1.用“谁”“什么”“哪里”“怎样”“多少”“为什么”提问,要求针对这些疑问回答。
2.只在陈述句的基础上加上疑问语调,要求对提出的问题作肯定或否定回答。
3.并列提出几个问题,要求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4.以肯定否定相叠方式提问,要求作肯定或否定回答。
 
例3:你上哪去?
 
例4:这是他的吗?
 
例5:你吃还是不吃?
例6:你见没见过他?
祈使句
要求别人做或不做的句子。用祈使语调,书面表达上,语气强烈用叹号,语气较缓用句号。有表示要求和禁止两类。
例7:你出去!(要求类,表命令)
例8:不准说话!(禁止类)
感叹句
表示自己的某种强烈感情。用感叹语调,在书面用感叹号。
例9:啊!多乖的孩子!
例10:我进步了!

试题详情

(二)句子成分与句子使用

名称
句子成分
句子使用
说明及符号
举 例
注意要点
病句示例
主语
=
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书里有(很多奇妙的)
东西
1.成分搭配要合理。
 
 
 
 
 
 
 
 
 
 
 
 
2.句子结构要完整。
 
 
3.语序要合理。
例1:在将要惜别的一刻,三年来同学们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在我的耳边回响。(主语“愉快笑容”与谓语“回响”搭配错误)
例2:他的考试已经被录取了。
(应该是他“被录取”,主谓搭配不当)
例3:发稿后,赠送样本和稿酬。
(“稿酬”不是“赠送”的,动宾搭配不当)
例4:我国的石拱桥有持久的历史。
(应该是悠久的历史,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5:为国捐躯的人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主语是“人”,宾语却是“表现”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6:听了杨利伟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
(能做主语的“他”放到了“使”后面,使句子缺主语)
例7:中国人民正努力为奔小康。
(“努力”干什么,没有说完,缺谓语)
例8:农业生产必须走现代化。
(“走”什么,没有说完,缺宾语)
例9:这是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修饰语之间语序不当)
例10:中学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知识,为她的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修饰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
谓语
-
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
-
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时间、工具等
定语
()
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所属、性质、数量等。
补语
<> 
谓语动词的补充成分,补充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时间、处所、数量、时间等。
我惊恐<到了极点>
状语
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性状的程度等。
 

注:句子,由词或短语构成,有一定的语气语调,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完成简单的交际任务。单句由短语或单个词构成。掌握句子成分及句子主干的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局面表达和修改病句。

试题详情

(一)短语

短语结构类型
短语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特点
示例
注意要点
示例  分析
主谓
由表示被陈述与被陈述关系的词组成:(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
大雁归来
生性执拗
露珠晶莹
1.配合得当:
(1)合乎事理。
(2)合乎语言习惯。
 
 
 
2.使用简明。
 
 
3.并列恰当。
例1:质量增加
(主语、谓语与动词搭配不当,可说为“质量提高“或”数量增加“)
例2:发现困难
(动词、宾语配合不当,可说为“发现目标”或“克服困难”
例3:一支动听的歌声
(修饰语不符合所修饰对象特点,数量词“一支”不能修饰没有数量限制的“歌声”)
例4:非常笔直的路
(偏正短语修饰语堆砌累赘,“笔直”本身已包含了“非常”的程度)
例5:台灯和照明器材
(“照明器材”已包涵“台灯”,要注意并列的内容是否恰当)
例6:虚心接受、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
(应该是“征求”后才“接受”,并列动词的位置互调就合理了)
偏正
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偏)定语+名词(正)(偏)状语+动词(正)
我的母亲
璀璨的珍珠
协调工作
无言以对
非常幽雅
动宾
由动词和后面受动词支配成分组成,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
动词+宾语(谁、什么)
绽开笑脸
启迪心扉
敬畏自然
后补
由动词、形容词与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组成:起补充作用的成分是补语:
动词+补充形容词
打量一番
热极了
并列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联合。
报纸杂志
改革开放
观察研究
荒唐滑稽

注:理解①能识别具体语境中的短语类型。②能正确认识什么是句子成分。

应用①能应用短语正确造句。②能辨别并纠正一些常见的句子语病。

试题详情

(三)词的意义:单义与多义,同义与反义

词的意义
特  点
辨析要点及示例





单义词
仅一个意义的词。
罗布泊(专有名称)元素(科技术语)
多义词
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的词
深:①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基本义)
②颜色重:
③久,时间更半夜
④程度高:谋远虑





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使用时注意辨析细微差别:
词义的轻重:注视、凝视(轻--重)
范围的大小:战役、战斗(大--小)
搭配的习惯:坚定(立场、方向、信仰)
坚决(性格、意志、态度)
情感的褒贬:聪明、狡猾(褒--贬)
反义词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
相反:对--错  真--假
相对:黑--白  大--小
多义词有几个不同的反义词:老 (幼 少 小 嫩 新)
褒义、中




褒义词
带有赞美、喜爱、尊敬、肯定等感情色彩。
词的褒贬色彩有常用现象:
①    以反义词表达感情色彩:
高尚--卑劣  谦逊--傲慢
②    同义却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赞扬--吹捧  领袖--头目
③    成语表达感情色彩
独断专行--集思广益  敷衍塞责--全心全意
贬义词
带贬斥、轻蔑、鄙视、否定等感情色彩。
中性词
不带褒贬色彩,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坏的方面。

注:上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八年级上册附录《汉语词类表(虚词)》,将有助你进一步整理这一章节的知识。

试题详情

(二)词类:汉语虚词

词类
作  用
举  例
使用时要注意的情况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父亲因为忙,本已说好不送我,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放心,怕茶房不妥贴,踌躇了一会。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从天安门里走。
过铁道时,他先橘子散放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对于上面的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注意介词“对”、“对于”、“把”与后面对象的搭配。
例:书法艺术,我真是一窍不通。
(是“书法艺术对我”,把“对”的对象搞错了)


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
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出奇而向谷底窥测,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
 


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
小船无声,但是飞快前进。
月亮落,半夜以后的荷塘,有些飒飒风响。
为什么
注意“的”的正确使用。
她是本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第一个摘取金牌人。
(句中“的”过多,可以删去前三个)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
,他什么时候……
!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
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
--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