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1308  401316  401322  401326  401332  401334  401338  401344  401346  401352  401358  401362  401364  401368  401374  401376  401382  401386  401388  401392  401394  401398  401400  401402  401403  401404  401406  401407  401408  401410  401412  401416  401418  401422  401424  401428  401434  401436  401442  401446  401448  401452  401458  401464  401466  401472  401476  401478  401484  401488  401494  401502  447348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其亭焉。

注:①此:指滁州。②掇:拾取,采取。③上:皇上。④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佳木而繁阴。 秀:         ②遂书以其亭焉。 名:     

试题详情

4.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试题详情

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甲]:           [乙]:              

试题详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试题详情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朝夕阴    (2)此则岳阳楼之大   (3)山间之四    

试题详情

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3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忧乐观。(1分)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1分)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

试题详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句:                           

(2)安用重法邪?译句:                           

试题详情

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古仁人之心  不甚解     B.然则何时而耶  怏怏不

C.或请重法以禁   鸿鹄志     D.不暇廉耻耳   温知新

试题详情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君(      )  ②自数年之后(     )

试题详情

5.概括甲文的大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