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1987  401995  402001  402005  402011  402013  402017  402023  402025  402031  402037  402041  402043  402047  402053  402055  402061  402065  402067  402071  402073  402077  402079  402081  402082  402083  402085  402086  402087  402089  402091  402095  402097  402101  402103  402107  402113  402115  402121  402125  402127  402131  402137  402143  402145  402151  402155  402157  402163  402167  402173  402181  447348 

1.汉字书写。将下列词语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工整、规范、美观。(2分)

  认真审题深思明辨细心作答不留遗憾

试题详情

12.读《天净沙o秋思》(马致远),说出理解欠妥的一项(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前3句全由名词性短语构成,一共列出九种事物,堆砌的意象太多,让人主次莫辨。

B.前3句的句法尤为别致,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

C.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流落异乡的游子,他独自牵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的马,步履艰难地行走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

D.这首诗寓情于景,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试题详情

11.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找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前10句写漫天大雪中边地的壮丽景象,紧扣诗题中"白雪歌"三字,为送别作铺垫,展示了一幅广阔的飞雪图,以透露诗人的豪放感情。

B."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新奇的联想既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C."胡琴琵琶与羌笛"都是边地之声,其中也寄寓了诗人陶醉于宴会中的边地音乐艺术表演的赞叹和感慨,表现出乐观的情绪。

D.后8句写送别的情形,扣"送武判官归京"六个字,一边叙事,一边抒情;别时所见不止是景语,也是情语;末句一个"空"字最为传神,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

试题详情

10.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o村居》

A.头两句写景,茅草、小溪、青草,本来是农村司空见惯的东西,但将它们组合成一个画面,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

B.后六句写人,通过翁媪打趣闲谈、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描画出一幅富于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

C.作品不事雕琢而纯用白描的表现手法,只摄取了一个很平常的生活画面,却写得生趣盎然。

D.作品写白发翁媪,先见其人;写大、中、小三儿,后闻其声。如实描摹,简洁自然,写出一家两老三少的活动。

试题详情

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A.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名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B.这首诗所表达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为大学问家的作者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C.后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又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D.后两句也常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现在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

试题详情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A."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为整首词所写之景、所抒之情染上一层凄凉黯淡的底色。

B.仰望夜晚的天空一弯残月,使人愁上添愁;俯视秋天的地面无边寂寞,使人愁而更愁;二、三句摹画其人所见楼外之景,不言愁而愁自见。

C.下片前三句暗用"丝"作喻体,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比单纯谐音取义更胜一筹。

D.最后一句是不借助比喻的白描,可惜没有说清离愁到底是什么滋味,因为难以言说,最终只有自己内心知晓了。

( )

试题详情

7.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指出理解不当的一项(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A.这首诗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精致,流露出颇为浓厚的禅隐倾向。

B."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实写的意义,成为"诗眼"。

C."曲径通幽处"的"曲径"改为"竹径"更好,落实而明确,免得非非之想。

D.一个"悦"字,也表现了作者从大自然万物和谐的景象中感受到的欢愉。

试题详情

6.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龟虽寿》

A.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生命有限,言外之意是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B.以"老骥"自况,转消极为积极,正是诗人主动进取、老当益壮,虽届暮年而雄心勃勃的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

C.作者认为"天命"只是客观的作用,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昂扬进取,这是十分可贵、可取的积极而又乐观的人生态度。

D.末二句与诗的内容无关,与其画蛇添足,不如一笔删除。

( )

试题详情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如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 )

试题详情

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A.第一句互文见义,"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B.从第二句中"夜"字可知时间,"泊"字告知诗人是乘船而来停在此处,"秦淮""近酒家"五字晓知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

C.第三句批评歌女纵情声色,醉生梦死,沉溺于歌舞升平,不知国之将亡而唱亡国之音,诗人耳闻目睹,心中激起无限的忧愤。

D.第四句里一个"犹"字意味极其深长,令人生发历史的联想,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 )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