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2039  402047  402053  402057  402063  402065  402069  402075  402077  402083  402089  402093  402095  402099  402105  402107  402113  402117  402119  402123  402125  402129  402131  402133  402134  402135  402137  402138  402139  402141  402143  402147  402149  402153  402155  402159  402165  402167  402173  402177  402179  402183  402189  402195  402197  402203  402207  402209  402215  402219  402225  402233  447348 

6.按题中要求填写句子。

   ①《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③《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_________”这句诗上。

试题详情

5.在文章中贴切地引用名句可以使文句显得优雅。写出或补出下列句中引号内的名句。

   ①夏日雨后的山里,空气清新,禾苗秀美,忽见翠峰之上,蓝天之下,彩虹横贯,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________。”

   ②学校里语音室、电脑、电视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可都“_______”,没有派上用场,只是摆设而已。

   ③当许多城市居民彩电、冰箱、空调都齐备的时候,这边远山村才开始有黑白电视,真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

   ④我国的广告业,起步迟,发展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 _________”之势。

试题详情

4.写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_____________ ,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其四〉》)

   ④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风栖梧》)

试题详情

3.补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②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③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孔子《论语·述而》)

   ④智者千虑,必有一失;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试题详情

2.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_____________。(《论语·季氏》)

   ②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③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西楼谢脁》)

   ④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试题详情

1.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旬。

   ①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②___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③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曹植《白马篇》)

   ④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试题详情

   (1)强化两条措施,提高识记效果。

  对精选出来的名句名篇,学生必须熟记。为了提高识记效果,可采取如下的两条措施:

   ①分块切割,化整为零。

   先将精选出来的名句名篇,按朝代或文体顺序切割成大的条块。然后规定每天掌握3-5条。这样既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也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达到了化整为零的目的。

   ②定期检查,强化落实。

   自查:老师在印发“名言名句汇编”的同时,可配发一套同步的填空练习,让学生每天自记、自测、自查。

   抽查:课前一分钟,老师可随机抽三四名同学对句或板演,每天督查。

   考查:每次阶段性考试,都要设计4-5个名言名句填空题进行考查,并对测试中暴露出来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集中纠错和个别指点。

   (2)实五个环节,确保书写准确。

考生错写名言名句的反例可以引以为戒:

   (1)错位搭配。如:[1996年]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高适《别董大》)下句应填“天下谁人不识君”,而有的考生却错位搭配“天涯何处无芳草”。

   (2)答非所问。如:[1996年]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句应填“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有的考生却答非所问,填写成“河边杨柳发芽了”。

   (3)添字、漏字。如:[1994年]老吾(添“之”)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1977年]学(漏“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4)写错别字。如:[1994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误写“蹊”成“溪”)。(《史记·李将军列传》)

   (5)笔画不清。如:[1998年]玉不琢(“琢”字右边笔画不清)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要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必须强化如下五个环节:

   (1)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老师尤应适当点拨。如:“为人性僻耽(dā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2)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3)边诵边写。学生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老师在检查时,不仅要抽人背诵,而且还要抽人板演或默写,以防止“口是手非”。

   (4)规范书写。学生在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5)看清要求。中考名言名句填空要求都是“任选三句”,考生在答题时可以全答,而且阅卷时也以答对的句数计分。有的填空要求改为“只选三句”,考生只能选答三句,否则,阅卷时以前三句中答对的句数计分。所以考生答题时一定首先看清填写要求。

试题详情

3.内容: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1)思想性: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如:

   [1996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孟子·膝文公下》)

   [1997年]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鲁迅《自题小像》)

   (2)教育性: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事的方法等。如:

   [1994年]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996年]由俭入奢易, ___________。(司马光 《训险示康》)

   [1998年]____________,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审美性:描绘景物凝练传神,意境深邃。如:

   [1996年]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97年]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可根据以上三条原则,精编一套“名言名句汇编”,下发给每一个同学,突出复习重点。在编写时还要注意四点:数量适中(一般在1000条左右)、校对无误、出处清楚、编排有序。

试题详情

2.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

试题详情

   名言名句“名”的界定:只要对1993-1998年高考语文考查的28条名句作一剖析,我们便不难探寻出界定“名”的三条基本原则:

1.朝代:例重于先秦和唐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