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2704  402712  402718  402722  402728  402730  402734  402740  402742  402748  402754  402758  402760  402764  402770  402772  402778  402782  402784  402788  402790  402794  402796  402798  402799  402800  402802  402803  402804  402806  402808  402812  402814  402818  402820  402824  402830  402832  402838  402842  402844  402848  402854  402860  402862  402868  402872  402874  402880  402884  402890  402898  447348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试题详情

(四)被动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语不是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样的句子我们叫被动句。

 1、用“为”“为……所”“见”“于”“被”等标志词表示被动。如:梅花为寒所勒(《西湖游记二则》)“为……所”表被动。今译:梅花被寒冷冷抑制。

 2、不借助被动词,概念上表示被动。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此句虽无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今译:天帝被愚公的诚意所打动。

试题详情

(三)倒装句

 我们把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语序跟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叫倒装句。主要包括:

 1、谓语前置(主语后说)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如“①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②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宋何罪之有?(《公输》)

 ⑤唯利是图(成语)

 3、介宾短语后置

 ①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介宾短语“于富者”置于谓语“语”之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试题详情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病)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医)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今译:病在肌肤,是针炙能够治疗的;病在肠胃,是火剂汤能够治疗的;病在骨髓里,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辖的,当医生的就没有办法了。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①投(之)以骨。(《狼》)

 今译:把骨头扔给(狼)。

 ②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今译:你和他一起来。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今译: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

试题详情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加以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常见的形式主要有:

  1、……者,……也。(“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 ……也。(主语后面不用“者”)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今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是”意思是“这”,复指前面的主语。

 ②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今译:病在肌肤里,是针炙能够治疗的。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今译:南阳的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3、用“乃”“则”“即”“为”“则”等帮助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今译: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色。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今译:该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4、文言文中也有用“是”表示判断的,这是较为晚起的。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西湖游记二则》)

试题详情

(三)助词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试题详情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试题详情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试题详情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用: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等。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动词“为”的基本用法用两种,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下面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用作介词的“为”除了表示被动读阳平声外,其余都读去声。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于是为长安郡约车百乘(《触龙说赵太后》)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1、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熟语)

 2、语气助词。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相当于“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5、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