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8、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 , , , , ”;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 , ”;描写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是“ , 。 , , 。 , 。”
5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分析形势时指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 , , ”,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 ”。在这样的形势下,提出了“ ”、“ , ”和 , ”三条建议。在自叙本志和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56、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由景生情,因情明志,既表现富春山的魅力,又表现鄙弃名利思想的文句是“ , ; , ”。
55、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用对偶句抒写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的句子是“ , ”。
54、郦道元在《三峡》中抓住清幽闲静的特点,描写春冬江水的句子是“ , , , , 。 , ”。
53、郦道元在《三峡》中用“ , , , , ”侧面描写夏季水流的汹涌湍急。
52、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对《曹刿论战》的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这里,“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 , , ”;“彼竭我盈”是指“ ”之时,因为“ , , ”;“辙乱”、“旗靡”是曹刿“ , ”发现的。
51、《鱼我所欲也》以鱼和熊掌设喻,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论点“ ”;用关于“ , ”的推理和“ , ; , ”的事实论证了“义”的存在。
50、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 , , , , ”,只有这样,才能“ , ”;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 , ”。
4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 , ”,其中突出了 的重要性。接着先用“ , , ”的攻城事例论证了“ ”。再用“ , , ,”的守成事例论证了“ ”。最后用“ , , ”三个否定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出结论“ , ”,并通过“ , ; ,”的对比自然导出“ , ; ,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