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B.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C.相同压强下,沸点:C3F8<C3H8
D.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 mL 1 mol·L-1 FeCl3溶液中含阳离子数为0.1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醛完全燃烧所得CO2分子数为0.2 NA
C.1.3g苯与苯乙烯的混合物中所含质子数为0.7NA
D.常温常压下,32g 18O2中所含的中子数为20NA
6、下列各选项中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A.羟甲基(-CH2OH)和甲氧基(CH3O-)
B.亚硝酸(HNO2)和亚硝酸根(NO2-)
C.硝基(-NO2)和二氧化氮(NO2)
D.羟基(-OH)和氢氧根(OH-)
5、已知31g白磷变成红磷放出18.39kJ热量,下列两反应中:
4P(白、S)+5O2(g)=2P2O5(s),△H=Q1kJ/mol
4P(红、S)+5O2(g)=2P2O5(s),△H=Q2kJ/mol
则Q1和Q2的关系是:( )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确定
4、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反应式为:NH4NO3→HNO3+N2+H2O 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个数之比为 ( )
A.5:3 B.5:4 C.1:1 D.3:5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CO2分子内含有极性键,所以CO2分子是极性分子
B.分子晶体、原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离子晶体一定含有离子键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AsH3
D.某非金属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2、据报道,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这种粒子是由3个1 H原子核和2个电子构成。下列关于这种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氢的一种新同位素 B.这种新元素的核电荷数是3
C.它是H2的一种新同素异形体 D.它比一个普通氢分子多-个氢核
1. 下列各对物质间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
A.Zn+H2SO4(稀) B.NaCl+AgNO3(溶液)
C.H2+O2 D.Na2O+H2O
22.(8分)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现有Cu、Cu2O、CuO组成的混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其组成情况,向混合物中加入1L0.6mol·L-1HNO3溶液刚好使其溶解,同时收集到2.24LNO气体(标准状况)。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解题过程)
(1)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
(2)如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则x的取值范围为
21.(14分)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预防碘缺乏病,我国卫生部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mgKIO3。下表是某超市出售的加碘精制盐的有关说明:
产品标准 |
GB5461 – 2000 |
配料表 |
氯化钠、碘酸钾、抗结剂 |
氯化钠含量 |
≥98.5% |
含碘量(以I计) |
20~50mg/kg |
储藏方法 |
密闭、避光、防潮 |
食用方法 |
待食品熟后加入 |
包装日期 |
见打印批号 |
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此食盐中是否含碘和检查该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
(1)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步骤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1.取食盐少许于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振荡。 |
固体完全溶解 |
食盐及碘酸钾都能溶于水 |
2.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适量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振荡 |
溶液出现棕黄色 |
|
3.再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振荡 |
溶液变成蓝色 |
|
(2)加碘食盐的包装袋上标有食用方法:待食品熟后加入。其原因是:
(3)该同学取该食盐样品100.0g完全溶解于水中,然后加入用盐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结果溶液呈蓝色,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为进一步确证样品是否为合格产品,该同学又用0.010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当用去12.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反应方程式为I2+2S2O2-3=2I-+S4O2-6),通过计算核加碘食盐中KIO3的含量为 mg/kg。由此可判定该食盐为 (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
(4)KIO3可用电解的方法制得,原理是:以石墨为阳极,以不锈钢为阴极,在一定温度
|
和电流下电解KI溶液。总反应方程式为KI+3H2O ===== KIO3+3H2↑,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阴极附近pH值 (填“增大”、“减小”、“不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