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3196  403204  403210  403214  403220  403222  403226  403232  403234  403240  403246  403250  403252  403256  403262  403264  403270  403274  403276  403280  403282  403286  403288  403290  403291  403292  403294  403295  403296  403298  403300  403304  403306  403310  403312  403316  403322  403324  403330  403334  403336  403340  403346  403352  403354  403360  403364  403366  403372  403376  403382  403390  447348 

4.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为班级荣誉的动机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不能为了荣誉而弄虚作假。

B.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可结果却是事半功倍,其原因就是不按规律办事,蛮干。

C.对如何处理好班与班的关系,班长的分析鞭辟入里,实在令大家信服。

D.如果只搞经济建设,不问思想教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就可能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试题详情

3.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⑴阔chuò(     )   ⑵魁wú (    ) ⑶乌珠bènɡ(     )出  ⑷cè(    )隐

⑸万恶不shè(     )  ⑹nuò(    )弱  ⑺kuānɡ(    )骗   ⑻苍qiónɡ(    )

试题详情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自董卓来(   ) ⑵以昭陛下平明之(    )

⑶斟酌损(      ) ⑷四夷之所以不敢发(    )

试题详情

1.按要求默写。(6分)

①关关雎鸠,            

   ,白露为霜。        ,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④春色满园关不住,       

⑤蓬莱文章建安骨,      。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试题详情

(三)北 方 冬 天 的 魂 魄(17分)

①北方的冬天,莽莽大野之上,朔风卷地,草木枯黄,周天寒彻,飞雪降霜,大河冰封,蛰虫盖藏,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混混沌沌、苍苍茫茫的景象。

②冬者,冻也。因为这透天彻地、入肤入骨、痛快淋漓的冻,大自然的生命似乎都宣告了周期性的结束,那些或老或死或枯或败或眠或藏的动植物,又开始了新的生命周期的漫长而悄然的复苏。它们枯而不死、退而不败、败而不亡,于大寒大冻大风大雪之中,显示着生命的最本质最优秀的部分,展现着旷古自然的纯朴和生命原始的律动,以及生命本体在寒冬里的闪光与艰涩,困乏与潇洒。它们单纯而无浮华累身,轻松而不负荷重物,宁静而不事喧哗,在充满着原始意味和蛮荒景象的冬日里,沉着地调整着脚步,期待着生命的新的开始。

③北方冬天的大自然,与冻结成了秦晋之好,其母腹中正孕育着新的生命。那蠕动其中的不仅是阴柔之静,也是阳刚之动;不仅是胚胎之状,也是萌动之初;不是直线似的原路退回,而是环状路线上的以退为进,以终点为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自然一年一度的更新,最有生命的意义的东西都始于冬天,首功又当推这个冻字。冻,是生命的养料,是无处不在的造物主,是创造新天地的大英雄。野马般兀立于北方的昆仑山、祁连山、终南山、长白山,不仅有其横空出世的气魄之大,更有其终年积雪的山峰之奇。它们的生命也照样需要冻的营养来滋补。否则,这些庞大的生命就会因贫“雪”而元气大伤。我甚至觉得,在北方的冬天里消失的生命,哪怕是一片树叶一枚草叶,都是不可小瞧的。正是千万片树叶的零落入泥,千万枚具有献身精神的草叶的枯黄,才使小草维持了生命,才使整个板结的土地有了万物复苏的希望。那些光秃无叶、枝柯黝黑的树木,虽然表面上毫无生机,但其内部的生命运动却并未止息,尤其是树的根部天天都在板结着的冻土层之下沉着地呼吸,一点一滴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慢慢地积蓄着抵抗寒冷和来年继续生长的力量。就连枝条上的芽鳞也在萌动,它们是一粒粒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种子,是一排排列队而立、待命出征的战阵。

④望着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那光秃秃的树木,那飞满万里长空的雪片,使我想起了“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的刑天;想起了每天衔石丢入大海的精卫鸟;想起了喜雪的毛泽东和他一生的传奇及伟业。透过雄浑壮阔的茫茫雪原,我似乎还能倾听到我们祖先的脚步声,也能依稀望见盘古开天辟地的巨大身影。

⑤那么,在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里,我们的生命应该注入什么样的魂魄?

20.总体感知全文,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句子的空白处。(4分)

丰腴  肃杀  蓬勃  妩媚

历代的诗文家都喜爱春的      、夏的      和秋的       ,而少有偏爱冬的   的。而本文作者却写出了对北方冬天的挚爱。

21.品读第②段中“它们枯而不死,退而不败、败而不亡,于大寒大冻大风大雪之中,显示着生命的最本质最优秀的部分”这句话,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的“它们”指代什么?“生命的最本质最优秀的部分”又指代什么?(4分)

答:                                

22.品读第三段中“那蠕动其中的不仅是阴柔之静,也是阳刚之动;不仅是胚胎之状,也是萌动之初”这句话,谈谈加点的词“阳刚之动”、“萌动之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分)

                        

                        

23.作者说“望着北方冬天的大自然……”想起了喜雪的毛泽东和他一生的传奇及伟业”。联系全文主旨和某些语句,谈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2分)

答:                        

                        

24.什么是北方冬天的魂魄?(2分)

答:                  

25.通读全文,品味文章最后一句话,回答:在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里,我们生命究竟应该注入什么样的魂魄?(3分)

答:                        

2009中考语文尖子生能力训练组合拳(15套)

试题详情

(二)  山  泉(15分)

   ①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游泳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解开了一个缝儿,泉儿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流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

   ②“二泉”从前只是伴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和阿炳(华彦炳)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二泉映月》吧。

   ③可以想像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来,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戳动了他的心泉之门。是呵是呵,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变成了液体。揉碎了月光,丁丁冬冬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上“蹦极”,珠王四溅;忽然在花丛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有光滑的鹅卵在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有力,似鱼嬉水草。拌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醴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的哀伤。

   ④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首美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过.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是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许,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我们感激创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美,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15.用简明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6.第①节中“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这个角度指什么角度?阿炳“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具体表现在哪里?(4分)

                              

                              

17.作者说“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有什么用意?(2分)

                          

18.第几节哪些词句体现出《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哪些词句流露出阿炳淡淡的忧伤?(4分)

                            

19.怎样理解“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诚和感激”这句话的含义?(3分)

                          

试题详情

(一)报  秋(14分)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花草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是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消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9.文章开头写道:“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惊”?为什么“怅然”?(2分)

答:                                         

10.“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开作上向上比……”根据文章内容作具体说明。(4分)

生活上向下比:                          

工作上向上比:                          

11.在描述玉簪花的特性、功用时,穿插了“我”不善种花,连“死不了都种死了”的经历,其作用是什么?(2分)

答:                          

12.文中画横线的“领取而今现在”一句有什么含义?(2分)

答:                          

13.本文采用      的写作手法,借报秋的玉簪花寄托作者“领取而今现在”的思想感悟。(1分)

14.选择对文章主题分析正确的一项(   )(3分)

A.本文通过对“玉簪花”生动而形象的描述,赞美生活中像“玉簪花”那样“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可贵精神。

B.本文通过对“玉簪花”具有报秋作用的描述,表达作者因感悟到人生短暂,光阴流逝之快而产生的怅然心情。

C.本文采用“物”、“我”两条线索相互交错进行叙述,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因对生命与事业的渴望而产生的焦灼之情,表现出“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这一鲜明主题。

D.本文采用“物”、“我”两条线索相互交错进行叙述,表达了“我”面对光阴荏苒,自己却两手空空而产生的无可奈何之情。

试题详情

8.孙中山留学日本归来,欲会湖广总督张之洞,递进名片:学者孙文求见洞兄。张之洞想,一介儒生竟敢与我称兄道弟,凭的什么?便让人递出一联来:持三尺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文略加思索,对出了下联。请选出孙中山的对句(  )(2分)

A.远涉重洋,读万卷书,布衣也能笑王侯。 B.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C.行千里路,学富五车,布衣亦可蔑侯王。 D.远涉重洋,才高八斗,儒生岂不傲侯王。

试题详情

7.近几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增加了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有的歌手演唱水平很高,但因不知陶潜、施耐庵为何许人,或不了解历史、政治常识而痛失大奖。对此,观众评说不一。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陈述理由。(理由不少于两点。有创新另加1分)(4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