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3244  403252  403258  403262  403268  403270  403274  403280  403282  403288  403294  403298  403300  403304  403310  403312  403318  403322  403324  403328  403330  403334  403336  403338  403339  403340  403342  403343  403344  403346  403348  403352  403354  403358  403360  403364  403370  403372  403378  403382  403384  403388  403394  403400  403402  403408  403412  403414  403420  403424  403430  403438  447348 

(三)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

  ①厦门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海上花园”,先贤曾诗赞其“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然而,这座林木茂密,花卉缤纷的“海上花园”,却时常有外来生态杀手伺机侵入。“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就是两个有着美丽面孔的外来生态杀手。

  ②猫爪藤是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因其叶子顶端长有吸附能力很强、酷似猫爪的三枚小钩状卷须而得名。160多年前,猫爪藤作为观赏性植物从原产地美洲引入厦门。想当初,红砖楼房外,常绿的猫爪藤沿着庭园栅栏疏密有间地攀爬着,鹅黄色的花不时从青藤间探出,确也是一道风景。但随着时光的推移,猫爪藤便渐渐暴露出其生态杀手的真面目。繁殖能力极其旺盛的猫爪藤,借助强劲的海风将其种子四处传播。生根发芽之后,不仅其发达的根系会疯狂地与其它植物争夺养分,而且坚硬、锋利的“猫爪”还能紧紧抓住树皮往上攀爬,以层层叠叠的茎、叶构成网状“藤罩”遮盖整个树冠,使树木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而后它再向四周扩散,攀援周围的其它树木并覆盖,最终导致成片的树林死亡。在厦门市受猫爪藤危害较重的鼓浪屿,许多古树名木被猫爪藤裹缠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③猫爪藤的胡作非为让人忍无可忍,但铲除猫爪藤却并非易事。猫爪藤的根扎进地下40厘米左右,与其它树木的根纠缠在一起,难于斩除,而且猫爪藤还有贮藏着丰富养分的块根,即使把地面的藤蔓统统割掉,它很快又能长出新芽。上个世纪90年代初鼓浪屿就开始清理猫爪藤,到2004年7月清理面积已达12万多平方米。尽管如此,形势仍不容乐观,要防止猫爪藤重新在鼓浪屿蔓延显然还需要旷日持久的艰苦斗争

  ④“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容貌比“猫爪藤”更姣美。它有着小向日葵般的花梗和鸡冠般的黄穗,与其他名花相配非常好看。这种花原产于北美,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平均每株可产生2万多粒种子,经风、鸟等途径向四周扩散,只需3年时间就能迅速成片。生长过程中和其它植物争光、争肥,肆意排挤其它植物,最后导致在它生长区域里的其它植物一律消亡。1935年引进后短短几十年间,这种花已在许多省市泛滥成灾。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现在这种花在上海的繁殖面积已占调查面积的54.3%,近20年来上海已有30多种土著植物因这种花的排挤而消亡。

  ⑤前一两年,“加拿大一枝黄花”也悄悄潜入厦门。2005年,厦门市有关部门组织过调查,发现东孚、集美等地有五、六个场(圃)种植这种花,种植历史有1年以上,面积约200亩;而我市的花店一般也都有销售这种花。所幸,在调查中尚未发现大面积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⑥“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当初都是作为观赏性植物被有意引进的。在引种地区,这些植物不再受原产地各种天敌的威胁,生长的环境阻力变小,繁殖速度极快,最终成了生态杀手,对本土植物的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带给本土植物的是生存的危机,带给厦门人的则是深沉的思考。

1.通读全文,把握事物特征:(6分)

  (1)从文中摘录表现“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美丽面孔的语句各一句。(2分)

答: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为什么用“生态杀手”来称呼“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4分)

答:                                           

                                            

2.有人认为,文章第②段和第③段的划线处都以鼓浪屿为例,显得累赘,可删掉其中一处。你是否认同他的看法?你的理由是什么?(4分)

答:                                           

                                            

3.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语,结合语境分析该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所幸,在调查中尚未发现大面积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答:                                           

                                            

4.文章结尾说“‘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带给本土植物的是生存的危机,带给厦门人的则是深沉的思考”。下面链接的是几位市民颇有代表性的想法,你赞同哪位的想法呢?具体说说理由。(4分)

  [市民甲]可采用“生物防治法”,引进天敌,治理“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

  [市民乙]应保护和培植本土植物,不要盲目引进外来植物,以维持本土植物多样性。

  [市民丙]应尽早建立外来生物入侵的预警机制,早防早控,确保生态系统安全。

答:                                           

                                             

第66天

试题详情

(二)《太阳路》参考答案

1.天真、充满幻想、好奇等。(答对1个即可给分)

2.长①:生长;长②:长短的长;高。

3.“天天往园地里跑”表现了“我们”盼望种子快快发芽的急切心情。“高兴地大呼小叫”表现了“我们”看到新苗破土而出的兴奋心情。

4.陡峭的路;漫长的路。(符合文意,句子通顺即可给分)

5.示例: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做出应有贡献。(点拨:语言表述非常重要,参考答案固然不错,但表述不怎么样。再示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分耕耘,十分收获。只要肯攀登,世上也许真的没有什么难事。又如:天道酬勤,只要努力攀登并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收获的。)

6.点明中心(或:揭示主旨;点明写作目的;深化主题,等等)。(点拨:这样大而化之泛泛而谈的参考答案值不到3分,如果出卷人的评分标准有所变化,一定会被扣分。我们试着把它修改一下:文中慈祥睿智的奶奶是智慧的化身,用奶奶充满哲理的话作结,既点了题“太阳路”,更明确了题旨:为了心中的梦想而终身不停地追求,就是走在一条明亮温暖美好幸福的太阳路上。何如?)

《太阳路》赏析

在贾平凹众多的散文作品中,有一类回忆儿时生活的散文尤为独特。这些散文是童贞童趣和成人哲思、散文语言和诗歌意境完美融合的艺术品,其轻灵超脱、含蓄隽永常常带给读者绝佳的审美感受。

这类散文常选用儿童的视角。无疑孩子是最可爱的。也许因为孩子最纯洁,最真诚吧,所以他们能最直白地坦露自己的心扉,最执着于恪守看似微不足道的愿望。这与成人世界简直有了天壤之别。在孩子的眼里,外界的一切似乎都那么有趣而离奇,都能引发他们无尽的好奇和执着的探询。他们追寻天边的“地平线”(《地平线》),追寻长腿的“月亮”(《月迹》),商量搬走“丑石”的办法(《丑石》),在《太阳路》一文中,他们要找到登上太阳的路。多大胆!在大人看来不可思议荒唐可笑的事情,孩子们也想了也说了,而且最终弄明白了,这就是成功,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次巨大的成功。这中间最可贵的就是孩子们的纯真至诚的心灵,它们如白玉般晶莹剔透,不加一丝杂质,任岁月描下一抹抹虹彩。带着它,他们去渴望去畅想,去探索去流浪,于是美好的事物就无比艳丽地呈现在他们惊羡的眼前,所有未知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渐在他们眼前揭开,于是,他们慢慢长大。是呀,他们拥有一笔宝贵的财富,靠他们天真的童心和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他们能创造出一个灵动的世界,他们自己就是画家,是诗人,是无所不能无所不敢的勇士,他们的世界满载着诗,画,开始了一次又一次探险的旅行,他们的世界因此永远精彩。对此,习惯于按固有模式运行而懒于梦想的我们难道不存在一丝羡慕?

也许是出于对淳朴的一种呼唤吧,作者似乎分外偏爱陕西农家的生活。几乎不约而同地,在这些散文中总会出现这样的画面:简约的小村,农家的场院,庄稼、小园,带着一些乡土的清新味道,蹦蹦跳跳着几个泥土里滚大、满肚子奇思妙想、天不怕地不怕、既敢说又敢做,既豪放又乖觉的农家孩子,还有他们身畔慈祥睿智的奶奶(有时是别的老人,如《地平线》)徐徐讲出富含哲理的语句。画面却又是三维的,流动的。几个剪影依次更迭,剪影外点染的画外音悠然响起,问得清脆答得耐心,童声稚气充满好奇,苍老的声音平和中暗含欣喜。

《太阳路》中孩子们对大家习见而可望不可及的太阳,却有着太多的好奇,因为他们“猜不透”:那个“圆盘”“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对这么美好的一种东西,他们更想知道个究竟,不禁去问奶奶“那怎么个走法呀?”这时的画面是很诗情画意的:远景是红亮亮的一个大太阳,既神奇又瑰丽,中景是人物,几个小孩子痴痴凝望太阳,旁边是微笑作答的慈祥老人。多像一首田园牧歌!第二幕,背景换成了清新碧绿的园地,几个潜心栽种和测量的孩子使画面充满童趣,而那些破土而出的嫩芽更使画面具有了蓬勃的生气,他们和孩子一样都走在成长的途中,蕴涵着无限生机和活力。第三幕,还是这样的背景和人物,只是画面绿意更浓,每一棵草,每一棵树都在画面活跃了起来,似乎一齐在风中歌唱,在雨中翔舞,为生命而欢乐。他们都共同走在一条通向光明的太阳路。画外音响起,奶奶问:“这路怎样呢?”妹妹说:“这路太陡了。”弟弟说:“这路太长了。”我说:“这路没有走到头的。”奶奶告诉我们:“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画面复归平静:孩子们似懂非懂,但又分明在思索着些什么:“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就是这样,对太阳路的探询轨迹与孩子们的心灵轨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画面与声音双重的纯净读来不禁令人有一种意境深远、回味无穷的艺术美感。

作者常选取大家习以为常的一些实物:月亮、太阳、地平线、石头等,但作者又都赋予了他们更深层次的含义,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月亮象征了孩子们无处不在的神奇幻想(《月迹》;地平线象征了人的命运和理想(《地平线》);丑石则象征了一种默默忍受,不屈于误解、寂寞的伟大的生存(《丑石》);而太阳路被喻为对光明未来的执着追求的人生之路。这条路是漫长的、坎坷的、陡峭的、艰辛的,同时这条路又是伟大的、五色的、多味的、快乐的。这些人生感受由一位老人娓娓道来,不急不徐,很有些哲人味道。是呀,世上的万事万物哪一个不在通向光明、理想的路上奋力行走呢?也正因为有这样一条光明之路,我们才有了这欣欣向荣万紫千红的世界呀!

一片树叶,一株小草,一棵庄稼等,他们都经历了生命或长或短的跋涉,由芽到叶,由青到黄、由荣到枯,对生命的渴望却是永生不息。于是在这种倾尽全力的攀登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为有价值的一尊生命。那么动物呢,人呢?更是!经过艰难的跋涉,最终会越来越接近心中的那份光明。那么,人怎能愧对这自然的恩赐,在生命的美好中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呢?为梦想而终身不停追求,其实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就是走在一条明亮温暖美好幸福的太阳路上,因为,心灵始终在向往着那份永恒的阳光啊!

虽是一篇散文,于不经意间引我们进入一片生命茂密的园地,使我们不再汲汲于一时之得,或戚戚于一时之失,为了心中的梦想,只需付出你的全心,克服重重的困难,奋力疾行在我们各自的太阳路上吧!

编者的话:建议把赏析文章提到的贾平凹的另个几篇相关的文章找来读一读,尤其是《月迹》《地平线》,这对于深刻理解这类散文背后的哲理与情感内涵会大有裨益。

第65天

试题详情

(一)《如何给地球降温》参考答案

1.具体、准确地说明全球将变暖,给地球降温,迫在眉睫。(2分,意近即可)

2.(1)在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2)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光镜;(3)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3分,每处1分)

3.离奇计划是:在拉格朗日点(或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相互抵消处),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1分)没被采用。因为无人支付巨额费用;同时,滤光镜会破坏同温层,妨碍紫外线的通过。(2分,只答“没被采用”不给分)

4.不能去掉。因为加点词语表明数据的来源,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2分,只答“不能去掉”不给分)

5.示例:①鼓励家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普及使用太阳能),用以吸收紫外线;②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③给机动车辆安装吸收尾气设备,减少热量的排放;④按国家提倡的度数使用空调,减少热量排放,节约能源。⑤植树造林,调节气候。(2分,如有其它答案,设想合理亦可)

试题详情

(二)太  阳  路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个走呀?”

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

“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①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②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

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

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6.第1段表现出小的时候“我们”的什么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2分)

答:                                           

7.“那苗儿长①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②出一大截来。”结合句意,分别说说加点的两个“长”的含义。(3分)

长①:                                          

长②:                                          

8.“天天往园地里跑”和“高兴地大呼小叫”分别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3分)

答:                                           

                                            

9.通向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试着用下面的表述形式概括。(2分)

答: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用一两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11.这篇文章用奶奶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3分)

答:                                           

                                            

参考答案

试题详情

(一)如何给地球降温

①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②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逝以前曾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lC,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③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但谁来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④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雨滴数至少增加10%。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⑤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

1.文中第①段运用列数据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2分)

答:                                           

                                            

2.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3分)

答:                                           

                                            

                                             

3.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设想给地球降温的离奇计划是什么?被采用了吗?为什么?(3分)

答:                                           

                                            

                                             

4.文中第②段加点词语“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

答:                                           

                                             

5.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2分)

答:                                           

                                             

第64天

试题详情

(二)《家园落日》参考答案

5.第一段划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作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落日比朝阳更能触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6.因为生我养我的是家园,家园对我的爱是博大的,宽厚的,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替代的。

7.“贪”本义是贪心、贪婪的,文中的含义是充满深情地看日落,体现了对家乡的无限眷念。(点拨:解释它的一般意义,再解释它在这里的意义,及其作用、感情色彩……)

8.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家园落日的工笔描绘,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

9.仿写句子,答案略。

爱乡情怀浓烈而深沉

--《家园落日》赏析

爱国爱乡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无数作家曾为此别出心裁,蹊径另辟,呕心沥血,留下了多少千古佳作啊!

莫怀戚的《家园落日》以落日为发端,以落日作抒情的线索,把爱国爱乡的情怀渲染得浓烈而深沉,美丽而迷人。

文章开篇紧扣题目的中心词,抒写自己对落日的别致感受--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揭示文眼,奠定全文基调。然后,作者在对此感受作了一番别开生面的解说之后,用一组排比段,将镜头聚焦在戈壁落日、云海落日、平原落日和大海落日上,展示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纸剪”,“说没了就没了”的“一身鬼气”;云海落日则“很飘又很柔曼,一颗少女心”,给人一种似有似无“是否属实都没有把握”的飘逸感;平原落日“总是一成不复地渐渐接近地平线,被模糊的土地浸润似的吞食”,似“一粒种子种进了地里”的古朴和深情;而在美国所见的大海落日则让人觉得“它的生命不遂意”的凄楚。为后文写家园落日作铺垫,蓄气势,形成强烈的反差和映衬,营造了浓烈的抒情氛围。于是,作者笔锋一转,直奔主题,描绘家园落日的奇观,赞美家园落日的壮美。你看,那“浅缓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说起它就想起庄稼和回家的落日,普通得就像一个人”,那落日“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落日时分“似乎一下子静了一阵,太阳就这样下来了;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这就是家乡中国川东的落日啊!作者用了近一半的篇幅,从家园落日的位置、颜色、声势、背景、平生所见的几幅能给人美意,充满爱意的家园落日的画面以及自己的深切感悟等方面,大肆渲染,抒发了自己一腔浓烈而深沉的爱乡情怀。这里,作者对家园落日内涵“特别丰富”的一番联想和感悟,画龙点睛,有力地增强了文章的厚度和力度,特具感染力。结尾一句“那才是我的太阳啊!”含蓄深情,别具神韵。如交响乐中的最强音,在轰然奏响后,戛然而止。

附:莫怀戚,重庆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第教授。我们读过他的另一篇文章《散步》,想必记忆犹深吧!

第63天

试题详情

(二)家园落日

①很久以来,我都有种感觉: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

②说不清楚这是因为什么;当然也可能是:眼睁睁看它又带走一份岁月,英雄终将迟暮的惺惺惜惺惺,想到死的同时就想到了爱。

③……这么说着我想起已到过许多地方,见过各种落日。

④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剪纸。此时起了风。西北一有风则苍劲。芨芨草用力贴紧了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所以感到风因太阳而起,恍忽之间,太阳说没了就没了,一身鬼气。

⑤云海落日则很飘又很柔曼,一颗少女心。落呀落,落到深渊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悬,再突然又整个不见了,一夜之后从背后起来。她的颜色也是变化的--我甚至见过紫色的太阳。这时候连那太阳是否属实都没有把握。

⑥平原落日总是一成不变地渐渐接近地平线,被模糊的土地浸润似的吞食。吞到一半,人没了耐心,扭头走开。再回头,什么都没啦:一粒种子种进了地里。

⑦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国。或许因为是别人的太阳,总感到它的生命不遂意: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太阳是怎样浸进海水的,隔得还有一巴掌高吧,突然就粘在了一起--趁你眨眼的时候。这时美国朋友骄傲地说,看,一颗水球在辉煌地接纳火球了。我说唔,唔唔。

⑧说到底,我看得最多的,还是浅缓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说起它就想起庄稼和回家的落日,普通得就像一个人。

⑨在我居住的中国川东,就是这种太阳。

⑩我常常单骑出行,驻足国道,倚车贪看丘陵落日。

⑾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而最近夕阳之处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雾霭。

⑿似乎一下子静了一阵,太阳就这样下来了: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让我无端想起少女的红唇和母亲的乳头。

⒀有时候有如带的云霞绕在它的腰际;

⒁有时候是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

⒂农舍顶上如缕的炊烟飘进去,化掉了;竹林在风中摇曳,有时也摇进去了。

⒃……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

⒄两只小狗在落日里追逐;老牛在落日里舐犊……有一天有一个老农夹在两匹马之间,在光滑的山脊上走进了太阳。马驼着驮子。老农因为老了,上坡时就抓着前面的马尾巴。后面的马看见了,就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摇着。

⒅我不禁热泪盈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

⒆这个迟暮的老农!他随心所欲的自在旷达让我羞愧……我突然想到就人生而言,迟暮只有一瞬,长的只是对迟暮的忧虑而已。

⒇这个起伏田野上的落日啊……我曾经反复思索这种落日为什么特别丰富--曲线?层次?人物活动?抑或角度的众多?

(21)最终承认:仅仅因为它是家园落日。

(22)家园!这个毫无新意的单纯的话题!

(23)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说不清。譬如在我生长的重庆--我心知凡是她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然而一切的给予,又都代替不了家园。

(24)关于这个,一切的学术解释都是肤浅、似是而非的,只能说:家园就是家园。

(25)而人在家园看落日,万种感觉也许变幻不定,有一种感觉却生死如一:

(26)那才是我的太阳啊!

5.第①自然段说“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6.“我心知凡是家园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然而一切的给予,又都代替不了家园。”(第23段)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

答:                                           

                                            

7.第⑩段“ 我常常单骑出行,驻足国道,倚车贪看丘陵落日”中的“贪”字的含义是(2分)

答:                                           

                                             

8.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话概括。(3分)

答:                                           

                                            

9.仿照第④段的划线句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剪纸。

仿写:海上日出                                      

参考答案

试题详情

(一)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

果子狸身上的SARS今年没来人间闹腾,“猪瘟”却来了。1个月前,四川省资阳、内江两地闹开了“猪瘟”,而且这“猪瘟”还闹到了人头上。仅仅1个月的功夫已有117人发病,24人死亡。这可怕的“猪瘟”到底是什么引起的?难道又是一种新的SARS?经过医学专家的努力,谜底终于揭开,原来是猪链球菌跑到人间作祟。

说起链球菌,其实大家早就认识。化脓性扁桃腺炎、猩红热等许多人类疾病都是由这一家庭的细菌引起。由于这些细菌在显微镜下的形状如球形,许多细菌聚在一起时,喜欢排列成串,像一根根美丽的链条,因此被人们称为链球菌。一些链球菌还能分泌某种毒素,猩红热的皮疹就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分泌的红疹毒素引起的。能感染猪的链球菌也很多,但毒力最强,甚至可以引起人类严重疾病的是猪链球菌2型。这种猪链球菌可以分泌溶血毒素、中毒性休克毒素等多种毒素,它最容易感染刚刚出生不到1年的小猪。猪得病以后,常表现为高烧,食欲下降,肢体出现紫色瘀斑,休克,还可出现跛行,不由自主地转圈等神经症状;重症病猪很快出现多器官衰竭,心、肝、肾都会出现损害,导致突然死亡。人被这种猪链球菌感染后,潜伏期非常短,一般在2天之内,最短的接触后仅1小时就会发病。发病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猪病相似,病情发展也十分迅速,有些病人甚至在24小时内就可死亡,病死率为20%-40%。其实,猪链球菌病是可以治疗的,抗生素是治疗的特效药物,人发病后一定要及时就诊,不要延误治疗时机。

猪链球菌并非“初来乍到”,它早已是人间的“常客”。上世纪60年代初它就在丹麦“露过脸”,使丹麦人感染了“猪瘟”;后来又到过法国、荷兰、英国等许多国家的人间“做客”。在人间,它并不“常驻”,只是“骚扰”一下人类就“跑”。但它能造成人类严重的链球菌感染,引起脑膜炎或中毒性休克综合症。到目前为止,它在世界上已造成200多人死亡。1984年,我国首先发现内蒙古人被感染,近年来它越来越频繁地向人类发动进攻。在此次之前,闹得最凶的一次,是1998年在江苏省海安、如皋、泰兴、通州4个县流行的猪链球菌病,造成1.4万多头猪死亡。在猪发病后,又传给了人类,造成当地30多人患病,十多人死亡。

猪链球菌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夏、秋季,潮湿闷热天气多发。今年天气闷热多雨,可能是造成四川猪链球菌病流行的原因之一。猪链球菌病在猪身上可通过伤口、皮肤和黏膜,甚至呼吸道传播。但这种病原菌要想感染人类,只有经过皮肤这一条路。如果皮肤有伤,哪怕只是微小的皮肤破损,猪链球菌都能进入人体。因此,人类要接触病猪,一定要做好防护,戴上胶皮手套,防止发生外伤,严格消毒等,避免被感染。尽管这种链球菌能从猪身上“蹦”到人身上,但它不像SARS,还没学会从这个人身上“蹦”到那个人身上。所以人类预防的重点应放在猪身上。在农村,猪舍应与人厕分开,改善养猪条件。在目前这种炎热多雨的季节,更要保持猪舍清洁、干燥,以免猪患病。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为仔猪进行预防接种,一旦发现病猪,要立即隔离,并给其他猪投放抗菌药物预防。病猪和死猪一定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千万不能随便宰杀和食用。

SARS、禽流感、猪链球菌……动物中的病原体总想借机到人间“逛逛”。为了人类健康,人人都要行动起来,多学点防病知识,提高警惕,预防疾病,决不能等闲视之。

1.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3分)

答:                                           

                                            

2.下边这句话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今年天气闷热多雨,可能是造成四川猪链球菌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答:                                           

                                            

3.人们对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病猪、死猪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2分)

答:                                           

                                            

4.从文中摘录一个你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在“品味”栏中写出你的感悟。(4分)

读书卡片  篇名:《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 作者:蔡皓东

摘句:                                          

品味:                                         

第62天

试题详情

(二)《独坐夕阳里》参考答案

5.略

6.落日的美;春花的美--大理菊开出一片花海;女孩青春的美。

7.我们生活在天地间的人,若能献出自己的热力,如骄阳之壮烈;若能展开自己的爱情,如春花之绚丽;那么,生活过而非白活,热爱过而有真爱,短暂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8.由“落日”感悟到“伟大”与“平淡”的关系;由“春花”感悟到“渺小”与“灿烂”的关系;由“女孩”的勃勃生机感悟到“青春”也会走上衰老的归宿。

(或伟大如太阳,冉冉初升时何等辉煌!日当正午时何其壮烈!可是,当它散尽了热力,失去了光芒之后,仍将归于平淡;渺小如花草,但在生命展开的一刻,却灿烂得令人目眩!而后便萎落飘零了;可傲的青春终将走上衰老的归宿。)

9.认真地过,努力地活,真诚地爱;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此生无悔。

10.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独坐夕阳中在昼和夜交替时的独特感受,饱含深情地讴歌了大自然的温柔。

11.由景入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点拨:这道题简单考查概念不合适宜,但掌握概念还是必要的。)

这是一篇由景入理,借景抒情的哲理散文。

文章层次分明、结构精巧。

前半部分写景,写了令人心悸的夕阳之美、讴歌生命的春花之美、女孩的青春之美。“白昼即将尽了”、“大理菊仍热情地燃烧着”、“女孩还流连在晚霞中”三句话独立成段,分别与23段、第4段、第5段呼应。

后半部分悟理。由景美人美,悟到了生命的美好。具体来说,由夕阳之美悟到“伟大”与“平淡”的关系,由春花之美悟出“渺小”与“灿烂”的关系,由青春之美悟出青春与衰老的关系。然后用“我们生活在天地间的人……短暂的一生并不只是一生”点明全文主旨。这句话还让人想起泰戈尔的名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时之静美”。这是生活、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最后一段再次点题。倒数第三段在结构上起承上起下的作用,可归于第二部分。 第61天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