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3248  403256  403262  403266  403272  403274  403278  403284  403286  403292  403298  403302  403304  403308  403314  403316  403322  403326  403328  403332  403334  403338  403340  403342  403343  403344  403346  403347  403348  403350  403352  403356  403358  403362  403364  403368  403374  403376  403382  403386  403388  403392  403398  403404  403406  403412  403416  403418  403424  403428  403434  403442  447348 

4.细心的你已发现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她”,而作者却让“母亲”改用“我”来叙述。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                                            

                                              

试题详情

3.本文采用          的记叙方法,其内容从“           ”起,到“               ”止。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试题详情

2.这篇叙事散文以              为线索。请细读全文,在下面方框里,把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

受赠珍珠项链
 

 
 
 
 

 
 
 
 

 
感叹珍珠项链
 

试题详情

(1)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2)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她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长裙。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六十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

(3)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4)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5)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6)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台面上下都没有。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7)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8)“姑娘。”

(9)“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10)“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11)“什么事?”

(12)“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呢。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生日。我今天整六十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四十多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13)“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14)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条吗?”

(15)母亲接过来:“就是它。还是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16)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17)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18)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19)“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20)“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限在25字以内)

本文叙述了                                  的故事。

试题详情

5.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或许已不熟悉本文所描绘的“温暖工程”,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浸润着父母、亲友无数的心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简要写出一个你亲身经历的感人事例(30字左右)。                                         

                                             

                                           

试题详情

4.读完本文,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顶针称作“一生的戒指”。

                                             

试题详情

3.仿照第(8)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试题详情

2.第(3)段的细节描写,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试题详情

   ⑴它不是装饰,虽然很像装饰。远远地看,在灯光或日光下,母亲的某根手指闪着光亮,那是母亲带着戒指--顶针,缝衣、补衣、绣花、纳鞋……做针线活的时候,母亲就戴上它,戴在那根最辛苦最忠厚的手指上。

⑵最繁杂的活是为一家人做过冬的棉鞋,鞋底很厚,民间叫做“千层底”,因为晴雨都要穿,鞋底薄了不保暖还会渗水。多半寸厚的鞋底,都由碎布层层叠起,每层都用糨糊粘连,然后用密密的针线穿凿,上面纵横排列着数百上千个针眼。

⑶你能想象,在这项制造温暖的工程里,母亲的手承受着多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受到的伤痛。针引着线,线随着针,穿过“千层”的雾,“千层”的夜色,然后到达鞋底的另一面,到达生活的另一面。针和线在紧张的穿越后,每每是颤抖着到达另一面的,这是它们的驿站,稍息之后,它们又将深入生活的底部,重往另一面,然后再返回来。

⑷在这个驿站里,迎送它们的是母亲的手指,也是那枚刚毅的顶针。

⑸顶针,是的,是顶--针。针有时也不愿见缝插针了,生活中,飘逸的绸、富丽的缎极为罕见,更多的是褴褛的片断需要补缀,坚硬的细节需要穿凿。就这样,同样是金属做的,顶针必须去顶那根针,顶它,支援它,让它不要中途退下来;用力,再用力,到鞋底的那面,到布的那一面,到生活的那一面,去看看,再回来,认认真真缝补日子。

⑹顶针上密集的凹坑,是金属的伤口,它以提前预备的伤,承受更多的伤;它以先天的痛,承受后来的痛。

⑺而十指连心,顶针也是,一颗忠厚隐忍的心的造型。当命运的针线无数次穿过来,母亲的心,该留下多少密集的针眼?

⑻这沉默安详的金属,应该是世上最珍贵的器物。它,藏纳着密集的痛点,凝聚着慈祥的目光

⑼所以,母亲即使不做针线活的时候,也戴着那枚顶针。

⑽它是伴随母亲一生的戒指。

⑾它是重叠的岁月,随着母亲的手指往返;它是浓缩的星河,绕着母亲的手指旋转……

               (作者:李汉荣  选自《青年文摘》2008年第3期  有删改)

1.如果把第(4)段中的“刚毅”换成“坚硬”,好不好?为什么?

                                             

试题详情

(二)《江南古镇》参考答案

7.(2分)蘸着( zhàn )  恬静( tián  )

8.(3分)答:因为“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曲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乐段。”(因为古镇文化是江南的文化历史中非常重要、精彩的部分。)

9.(2分)答:清澈的河流(清流)、吊脚楼、青石板的街面、小巷细弄、古拱桥、小酒店、木窗等。(答出四种即给满分)

10.(3分)答:突出古镇生活的宁静、安定并且相对富足;表明古镇的文化具有相当的包容性。

11.(3分)略

12.(3分)要求:仿写内容必须与文章内容一致;句式相同。

纯真的眷恋与向往

--《江南古镇》赏析

文章中作者着力刻画的,不是单纯的江南小镇的古朴典雅,而是一种蕴涵浓郁乡土气息的写意美的情趣,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诗意化的组合,饱含着对江南古镇的挚爱和眷恋。作者用他那洞悉古镇风情的敏锐目光和娴熟的技巧,将古镇描绘得犹如一幅幅清丽而淡雅的水墨画,时时勾起那些曾经感受和向往古镇风情的人们无限的遐思。

首先,选择古镇特有的风物来写,显得真挚而动人。如描写江南水乡特有的吊脚楼、石拱桥、船夫等,衬托出那条远方飘来的清流的活泼和恬静。这里的一草一木不仅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且作者还将他们哲理化来诱发人们美好的想象,突出了乡土风情的博大、深沉、古老、幽雅。在这里,恬静、优美、纯朴的风致是古镇永久的魅力。文章在渲染这种古老文化氛围的同时,在艺术上产生了极大的张力,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心,随着文思的起伏而激奋不已。

因此,文章一如远方飘来的古老的歌,热情紧凑的节奏之后悠悠的余韵徐徐而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此情此景怎不勾起如潮的往事呢?文章选择了这些特别的的风物来写,显得意境深邃,令人回肠荡气。这中间,自然与文章精巧的语言分不开。

一是虚实相生,增强了广阔的情趣美。如“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段邈远的历史融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写街面石板在光亮中透出古老,想见年代久远,历经沧桑。还有把一座座古镇比作构成船夫生命曲线的时空坐标上的一个个点的描写等等,这是诗家的语言,提高了散文的艺术品位,脱俗典雅而又妙处横生。

二是言简意赅,增强了广阔的情韵美。“假如说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柔婉曲流说是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由古镇清流想到长江忒,古镇的文明与华夏文明联系得如此和谐熨贴,突出了古镇文明内涵的深沉意蕴,深化了主题。此外如一扇扇木窗在启阖之间,纳下片片匆匆去来的帆影的描写,只用那方故土的乡音来寄托对黄土、戈壁故乡的永久思念的描写等,这些简练的语言在广阔中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增强了语言的弹性,可谓言简意丰,流露出对江南小镇不尽的眷恋和向往之情。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