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3348  403356  403362  403366  403372  403374  403378  403384  403386  403392  403398  403402  403404  403408  403414  403416  403422  403426  403428  403432  403434  403438  403440  403442  403443  403444  403446  403447  403448  403450  403452  403456  403458  403462  403464  403468  403474  403476  403482  403486  403488  403492  403498  403504  403506  403512  403516  403518  403524  403528  403534  403542  447348 

2、文章第⑤-⑦段简述了三位母亲的形象和三种不同的母爱细节:“尼奥比”的母爱体现在             ,“圣母玛利亚”的母爱体现在          “韩国的一位贫穷母亲”的母爱体现在                   。(每空2分,计6分)

试题详情

①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母亲使用深情和挚爱全力养育我们。她们传授给我们全部的知识与智慧,给予我们最大的呵护和关爱。

②随着我们长大,咿呀学语时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叫着妈妈,喊着母亲,我们认识到自己是主宰宇宙的真正主人。因此,高兴时,悲伤时,愉快时,痛苦或心力交瘁时……不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是呼喊着母亲成长起来的。

③母亲是我们坚强的保护神。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我们人人都是勇敢的王子和美丽的公主。母亲的博大胸怀里,永远蕴藏着明亮的灯塔、和煦的春风、美好的理想、动听的歌声……

④提到母亲,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三种母亲的形象。

⑤第一种是希腊神话中尼奥比的形象。这个王妃,她认为惟独自己享尽了人世间的所有荣华富贵,故而高傲无比,目空一切。这激怒了太阳神阿波罗,他让王妃先后失去了十四个儿女。虽然王妃高高在上,一掷千金,然而一旦变成丧失儿女的母亲,她便掉进痛苦的万丈深渊,万念俱灰,悲恸欲绝。王妃深刻认识到世界上最珍贵的是对儿女的母爱。于是她懊悔不迭,整日以泪洗面。“尼奥比之醒悟”也成为一个千古的传说。

⑥第二种是圣母玛利亚的形象。耶稣基督替人类赎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圣母玛利亚,一位朴实的母亲,悲痛地凝视着安详地躺在自己膝上的儿子。她这时只是喟叹,而未能意识到儿子还能复活,以及儿子为救助人类做出神圣业绩所生存的意义,她很可怜儿子生前一贫如洗,没过上一天安逸的日子,却遭受极刑。没有任何人慰藉她,此时,她的孤独与不幸旷古难寻。但是,玛利亚绝不孤独和不幸!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怜子图》,将静静地躺在母亲身上的耶稣的形象雕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母子之间沉默无语,但是母亲在心灵深处向儿子倾诉着千言万语!跨越生与死,在令人敬仰的圣洁殿堂,圣母玛利亚那神圣的母爱永放光芒。

⑦第三种是把自己年轻儿子送进监狱去接受严惩的韩国的一位贫穷母亲的形象。儿子入狱后,冒着从北岳山咆哮刮来的刺骨寒风,她满怀怜悯和矛盾的心情每天都去探望。儿子是母亲奶大的,但现因年迈,不能再哺乳。一天,她从怀里掏出装满牛奶的瓶子递给儿子,奶瓶被母亲的爱心和体温焐得暖烘烘的。母亲至高无上的关爱,令儿子痛哭流涕,终于写下事实手记。我读着手记,百感交集,嗓子哽咽。

⑧并非所有的母亲都是不幸的,但是为数不少的母亲为儿女甘愿承受着生活中难以想象的各种厄运、苦难、鄙夷、屈辱--她们为儿女义无反顾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您的母亲,我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她们有的溘然长逝离开了我们,而她们对我们却一无所求……沉思着,感慨着,倏然,我情不自禁地浑身打颤:因为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长相极为一般,满脸皱纹,还略带麻斑,但是心灵非常美丽。我的母亲一辈子生活艰辛,常常苦于怀念亲人,现在已经撒手人寰。

⑨我们必须为伟大的母亲们创造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的各种条件,让她们心情少一些忧伤,多一些舒畅。我们还应当尽力报答母亲们给予我们的无限关爱,让她们笑口常开,欢乐开怀,生活美满,幸福常在。

⑩让母亲们用温暖的大手永远抚摸我们的头吧。

(选自《读者》2005年第15期,作者:[韩]李宪求)

1、   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以“母亲”为题是否恰当?为什么?如果你认为不恰当,请你为本文再拟一个恰当的文题。(3分)

试题详情

6、作者说要“拒绝句号”,你是否赞成作者的这一观点?为什么?(请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来回答。3分)

试题详情

5、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也一定有过与“句号”作斗争的经历,请你列举1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3分)

试题详情

4、揣摩文意,在结尾第⑥段空缺的横线处补上一个恰当的句子来作为全文的结尾。(3分)

试题详情

3、请根据文中有关内容概括回答:作者是怎样“拒绝句号”的?(3分)

试题详情

2、作者之所以要“拒绝句号”,是因为                  。(2分)

试题详情

1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反对我这个标题。他们会说多好的句号啊!句号表示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它们还会问我,当你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那最末一行画上一个句号时,难道你没有如释重负、飘飘欲仙般的感受?没有那种大功告成后该痛快干一杯的喜悦吗?

2当然,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人生还有另一种句号

3打个比方,你在一条路上走,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尽头感”时,这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呈现出一个句号。这条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时那短短的距离,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斗的路。这路原本无止无休,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处画个句号,退了出来。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划为一个句号,尽管这句话闪闪发光。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4我说的是这种句号。可怕的是,这些句号总是不知不觉地出来。你呢,不知不觉地完结。想想看,你曾经做过了哪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并怎样弃你而去的?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彻悟、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所以句号大多是人心甘情愿给自己画上的。人随时可能舒舒服服给自己画个句号,休止了自己。

5因而,我害怕句号。我对句号保持着近乎神经质的警惕。在与句号的斗争中,我一边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闻到自身肌肉搏斗后散发出热烘烘的清香;一边认识到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与保守的对抗。当然,它何其艰难!跨过每一个句号,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创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艺术的道路上,消灭一个句号,便开始一段崭新的充满诱惑的路。我们还会发现,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最终竟然会变成逗号。你是不是也会从中得到启示:

6                                     

(选自《读者》2004年第11期,作者:冯骥才)

1、联系全文看第②段,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本段中加点的两个“句号”,前者是指“               ”,后者是指“                         ”(均用文中语句填空)。(4分)

(2)由上题可以看出,本段在全文结构是起             的作用。(2分)

试题详情

4、目前,我国教育仍然存在着“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管”的弊端。请你根据本文,说说怎样才能克服和消除这种弊端。(4分)

试题详情

3、你是否赞成作者的这一观点?为什么?(4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