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3355  403363  403369  403373  403379  403381  403385  403391  403393  403399  403405  403409  403411  403415  403421  403423  403429  403433  403435  403439  403441  403445  403447  403449  403450  403451  403453  403454  403455  403457  403459  403463  403465  403469  403471  403475  403481  403483  403489  403493  403495  403499  403505  403511  403513  403519  403523  403525  403531  403535  403541  403549  447348 

1、(1)北京的姐姐为山村的孩子们承诺并寄书籍 (2)一句小小的诺言会有千金的价值(每小题2分,计4分。意符即可)2、不能。这段文字之所以交代“我”行路的困难,是为下文写山村的闭塞贫穷、孩子们渴望知识及孩子们在山路上背书籍的艰难等作铺垫的。(3分。意符即可)3、⑤ 为贫穷山村的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精神(或:⑥ 为山村人们质朴、真诚的品格)(前空1分,后空2分,计3分。)4、⑥ ⑦ 它是作者的心理活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泥泞的山路上一高一矮两个孩子抬着化肥袋子里的书籍的单薄的身影”与第⑥段相照应;其中“我”的自责又为后文写“我”后来“陆续寄了一些书和文具”作铺垫。(“归位”1分,“理由”3分,计4分。“理由”不求文字统一,意符即可)5、可能会有两种理解:a.善意的理解:可能是北京的姐姐工作忙了,暂时忘记了吧,我相信她会记起来的;b.恶意的:哼,城里人,说话就是不算数!……(3分。只要合情合理即可)6、如:a.山村的孩子们,我为你们渴求知识的精神所感动 b.山村的孩子们,只要你们好好学习,一定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 c.山村的孩子们,不仅是北京的姐姐关心着你们,还有我也会从此关心着你们,更有国家、社会都在关心着你们。……(3分。答案不唯一,只要说话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详情

3、你最想对A、B、C中的哪一位说说你的心里话?将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3分)

答:我想对      说:                              

试题详情

2、读了文中的母亲争孩子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3分)

试题详情

刚刚从国外回来。回家的感觉真好,可惜心中总有那么一丝疼痛。事情虽然过去两年了,虽然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她还是去找那个负心的他。

“在国外习惯吗?”

“还好。你呢?”

“嗯--也还好。”

淡淡地,两个人都不知道怎么开口。

他是她的前夫,相爱的日子,波澜不惊,却十分温馨。两人是大学同学,毕了业就结婚,没有特别的成就,无忧无虑。日子一天天过去,当两人都以为生活就这样不会有什么改变的时候,一件事情发生了。

他被查出患有绝症,一下子好像什么都改变了。他停止了工作,住院治疗。她一下子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兼了好几份工作,陀螺似的旋转,每天还得去医院照顾他。

就在她拼命赚钱为他治病的时候。医院却传出他的“桃色新闻”:他与一个同病相怜的女病人好上了。这怎么可能呢?结婚这么多年,他虽然不是特别优秀,却也风度翩翩,喜欢他的人一直不少,可他从未做过对不起她的事,现在更是不可能的。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那个女绝症病人确实痴狂地喜欢他,并很快和自己的丈夫离了婚。而他也向她提出了离婚……事后,接受了公司的派遣,去国外分公司工作。

“这……是送给你太太的?”她指了指他手边的一束百合花。

他点了点头:“就是喜欢百合花。”

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幸福的微笑。

她的心,突然感到一阵刺痛。

那句在心里憋了两年的话就从她嘴里冲了出来:“知道当初我为什么同意和你离婚吗?因为那个故事--你住院的时候跟我讲过的那个故事:从前有两位母亲争一个孩子,县官让她们抢,孩子被拉得痛哭了,亲生母亲心一软,便放弃了……”

他迎着她直视的目光,两人的眼角都有泪光在闪动……

送走了她,他捧着百合花独自去墓地看望另一个女人--那个被她称做他“太太”的、喜欢百合花的女人。

两年来,他很少出门,头上的头发也掉光了。

“我的日子不多了,我的朋友,今天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看你了,谢谢你当初对我讲的那个故事……”他对墓中的女人喃喃自语。

那个故事,其实是他进医院后不久,这个女人讲给他听的,当时他们都知道自己患的是绝症,女人不想拖累深爱的丈夫,他不想拖累深爱的妻子,于是,他们决定先放手。

(选自《读者》2005年第15期 作者:张隽)

1、文中共有3个人物:A.患有绝症的男人 B.患有绝症的女人 C.患有绝症的男人的前妻。请你读懂本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分别指出文中加点的人称代词具体指代的是谁。(只填代号。4分)

刚刚从国外回来度假。( )   ②事后,接受了公司的派遣……。( )

③他点了点头:“就是喜欢百合花。”( ) ④于是,他们决定先放手。( )

(2)“最爱的人最先放手”在文中所指的一是A与B因为               而选择“最先放手”;二是C与A因为                    而选择“最先放手”。从这些故事中,体现了A、B、C之间那种              。(6分)

试题详情

5、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一位老人说一说心里话?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4分)

答:我想对          说:                          

试题详情

4、如果你是文中的“琴痴”,你在天国听到了“老先生”的琴声,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说?(6分)

答:(1)想的:                                 

(2)说的:                                  

试题详情

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飘向天堂的琴声”这个标题的含义。(3分)

试题详情

2、文中多处暗示“老先生”对老伴“琴痴”的思念之情。请找出几处来(不少于2处),将原话写在下面。(4分)

(1)                                     

(2)                                     

试题详情

去年暑假,我应邀去一所老年大学代授琴课,一个星期后,一位瘦削、白皙,长着两道剑眉的七十岁左右的长者要插班学二胡。他斜挎着琴盒站在教室门口,看上去有几分疲惫,眼睛还有些微红,但他执意说想学琴,能跟上。并且一定要我把他安排在临窗的那个空位上。

那个空位曾是一位六十多岁女学员的座位,一个月前她因为晚期肝癌去世了。老人的头发雪白,还鬈鬈的,像电影演员秦怡。她学了两年二胡,拉得已经很专业了。据说她喜欢二胡已经到了一天不拉心里不安,一晚不拉无法安枕的地步,老伴戏称她是“琴痴”。

说也奇怪,自从这位“插班生”来了以后,我常常在他身上看到“琴痴”的影子。这位老先生拉得也很认真投入,从执琴到运弓,不懂就问。除此之外,他还央求我每周给他多加一小时的“小课”。“我交补课费。”他一再央求。在这儿学琴的老人大多很执著,有时像个孩子。

就这样,每周两次四个小时的大课后,别的学员放学回家,他留下来继续学。半年后他已经能很熟练地拉《雪绒花》了,而且我发现每次他都要在我离开教室后很认真、很投入地从头至尾拉一遍《雪绒花》。他拉的节奏流畅,音色优美,但不知为什么,节奏总是比平时处理得慢半拍,绵长而低沉,像是一个人在对另外一个人倾诉,深深浅浅地低回在我的心头。

有一次,我从办公室出来想回家,教室里又响起《雪绒花》缓缓的琴声。我翘首从门上的玻璃往里看,发现老先生端坐着,面朝外,忽高忽低忽远忽近的琴声从他的弦上汩汩地流出。飘向窗外,而窗外已是暮色渐浓,几片云悄悄地隐去,似乎怕挡住琴声飘向更远的天际。忽然,琴声戛然止住了,我看见老先生抱住琴杆,双肩抖动,既而,我听到嘤嘤的啜泣。

我推门进去,老先生端坐未动。当我低声询问他时,他突然抱住我,一阵大哭,他哭得像个孩子似的对我说:“我太想老伴了!我天天练琴拉琴,就是想让她听见,让她高兴,让她知道我想她……她去了天国……”后来我知道,他的老伴就是那位头发雪白还鬈鬈的“琴痴”。

(选自《读者》2005年第14期 作者:舒 琴)

1、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3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