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3551  403559  403565  403569  403575  403577  403581  403587  403589  403595  403601  403605  403607  403611  403617  403619  403625  403629  403631  403635  403637  403641  403643  403645  403646  403647  403649  403650  403651  403653  403655  403659  403661  403665  403667  403671  403677  403679  403685  403689  403691  403695  403701  403707  403709  403715  403719  403721  403727  403731  403737  403745  447348 

(三)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18.本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        》,讲的是          的故事。(3分)

19.李逵本来是想把娘亲接到梁山泊显清福的,没想到反而害死了娘亲!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感慨?最想说什么?请写在下面。(3分)

                                      

                                      

                                       

20.同是为民除害,为什么李逵杀四虎反而没有武松杀一虎出名?请列举你认为有说服力的几个原因。(至少二个)(4分)

                                      

                                      

                                     

答案:

18. 水浒传  李逵(沂岭)杀四虎

19.李逵经常好心办坏事,做事鲁莽,正是他害死了自己的亲娘。李逵的母亲双目失明,年老体衰,丧失了最根本的抵抗能力,李逵不应该冒冒失失离开母亲,使其失去保护,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其他说法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0.几个原因(其他原因只要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①李逵是为娘报仇,有的是满腔仇恨;武松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体现了武松在胆略上胜过李逵。

②李逵手执利器,一击中的;武松是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体现了武松在武艺上胜过李逵。

③李逵是在头脑清醒状态寻杀猛虎,武松是在酒醉状态受到猛虎攻击,仓促应战,从心理准备上,李逵更有利,更体现了武松惊人的技艺。

④作家在武松杀虎前进行了层层铺垫,设置悬念,营造气氛,使人感到高度紧张;李逵杀虎在描写上作家用墨较少,显得单薄,艺术性远不及武松杀虎,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试题详情

(二)

①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②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③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④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⑤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紧紧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⑥当下景阳冈上那只猛虎,被武松没顿饭之间,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那大虫气都没了,武松再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捱下冈子来。

1.本文节选自《水浒传》,作者      

(1)请你以“地点+人物+情节”的格式,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2)《水浒传》中有另一处打虎情节,你如果知道,就按上题格式写在下面。

                                         

(3)请再写出《水浒传》中的二个有关武松的情节。

                                        

2.武松在打虎过程分几个环节来写,请用概括性的语言写在下面。

                                        

                                        

                                        

3.武松在打虎过程中,一开始就把哨棒打断了,这个细节有何妙处?

                                        

                                        

4.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说明武松的什么性格特征?

                                       

                                        

5.有人说武松行为莽撞,打死虎不过是为了自救,哪里称得上什么英雄!有人说武松为民除害,真是英雄好汉。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6.你喜欢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

                                        

                                        

答案:

1.施耐庵  (1)景阳冈武松打虎  (2)沂岭李逵杀四虎  (3)如: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

2.五个环节。①先“躲闪”,避过猛虎的凌厉的进攻;②用手中的武器“哨棒”打,打折了;③赤手空拳“揪”“按”住老虎的头部,用脚“乱踢”;④“偷出右手来”“只顾打”。⑤担心老虎不死,用半截哨棒“又打了一回”。

3.作家借哨棒打断的细节,充分表现了武松全神贯注的紧张神态,渲染了这场恶斗的气氛,也为以后的赤手空拳打虎做了合理安排,从而突出了他的神力和勇武。

4.从选文第①节可以看出来,说明武松①具有勇敢无畏的英雄本色;②爱面子,生怕被人嘲笑;③为民除害的决心。

5.赞成哪一种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可就酌情给分。

6.略。

试题详情

(一)

宋江听罢,又寻出城来,直要问到那里,独自一个闷闷不已,信步再出城外来,看见那一派江景非常,观之不足。正行到一座酒楼前过,仰面看时,旁边竖着一根望竿,悬挂着一个青布酒旆子,上写道:“浔阳江正库。”雕檐外一面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宋江看了,便道:“我在郓城县时,只听得说江州好座浔阳楼,原来却在这里!我虽独自一个在此,不可错过,何不且上楼去自己看玩一遭?”宋江来到楼前看时,只见门边朱红华表,柱上两面白粉牌,各有五个大字,写道:“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宋江便上楼来,去靠江占一座阁子里坐了。凭阑举目看时,端的好座酒楼。

 宋江看罢,喝采不已。酒保上楼来问道:“官人还是要待客,只是自消遣?”宋江道:“要待两位客人,未见来,你且先取一樽好酒,果品、肉食只顾卖来,鱼便不要。”酒保听了,便下楼去。少时,一托盘把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美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列几般肥羊、嫩鸡、酿鹅、精肉,尽使朱红盘碟。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这般整齐肴馔,齐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些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过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

19.本选段节选自古典名著《          》,请按照“地点+人物+事件”的结构, 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3分)

20.文段中划线句透露了宋江哪些方面的信息?简要归纳后写在下面。(3分)

                                        

21.文中宋江的二首诗词是他的遭遇、思想的反映,请根据你的理解回答下面问题。(4分)

(1)“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宋江是因为什么事才被刺字发配到江州的?

                                         

(2)“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案:

19.水浒传  浔阳楼宋江题反诗

20.身世、当时处境、理想。

21.(1)宋江因为杀死了自己的小老婆阎婆惜,才被发配到江州的。(意思对就可)

(2)言外之意是要学黄巢造反。

试题详情

C第(8)句用道理作论据        D用(7)(8)句证明第(6)句。

8“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一句中“这样”一词指代什么?请在文段中用横线画出其中语句。

9文段中既有正面论述,又有反面论述,请判断下面二句各属于哪一方面的论述。

(10)句         (11)句:               

《俭以养德》

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

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孙伏园受周老太太之托,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也不是。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

1这几段文字议论的中心是:

2对这三段文字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提出论点,第二段举出事例,第三段对事例作分析说明。

B这几段文字既有道理论据,又有事例论据,道理从正面去说,提出告诫:例子人反面去举,引起注意。

C“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句话中的“容量”:原指容积的大小,这里是将人的大脑比作容器,隐含比喻。

D第三段开头用设问句,表达上更为适合读者的心理,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3第三段叙述例子,目的是引出鲁迅的哪句话,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

4第二段对鲁迅的话作直接引述,而对孙伏园劝鲁迅的话只概括转述,是因为鲁迅的话是:          ,直接引述能使:           ;而孙伏园的话只是为了:

          所以概括转述,使表达:             

5画线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答:                                     

试题详情

(五)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  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限,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思,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醉翁意不在酒B孰知赋敛毒有甚是蛇者乎C咨臣以当世事D辍耕垄上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今亦死  河曲智叟以应   B多应者   不妄自菲薄

C固怪之矣  而吾捕蛇独存  D死可乎  去怀乡

3下面这个句子,在朗读时正确的停顿是(   )

A发闾/左  戍渔阳/九百人   B发/闾左  戍/渔阳九百人

C发闾左/  戍渔阳/九百人   D发/闾左/  戍/渔阳九百人

4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陈胜认为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太子扶苏。

B“失期,法皆斩”反映了秦王朝的残酷统治。

C吴广去算卦,算卦的人对他说一定能成功。

D“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说明陈胜的形象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已初步树立。

5这段文字节选自我国第一部__体通史《    》,作者是___。文中,秦末农民起义首领陈胜在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提出了“          ”这一顺应民心的策略口号。在起义的准备过程中,陈胜为起义作舆论准备而“威众”的两件事是:鱼腹置书和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组成一个四字短语)

6简答题:(用自己的话概括)

陈胜分析当时形势和起义前途时,得出了“宜多应者”的结论,它的根据主要有两条:

(1)                                 

(2)                                 

试题详情

(四)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不子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若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是:“            ”。从全文看,愚公移山的困难有:(1)              这从文章的第一段可以看出(2)运土石的工具很小;(3)运土的距离远时间长,这从文章的第二段“            ”一句可得知,这一句也从侧面写出了移山的艰难。

2因为愚公的年龄将近九十,因此智叟把“                ”作为理由阻止愚公移山,他的话句句含有       的语气。但愚公先斥智叟的“固不可彻”,

       智叟的理由,他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其理由是               ,结果愚公取得了辩论的胜利,文中的“           ”一句就证明了这一点。

3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en )B箕畚(ji ben)运于渤海之尾。

C河曲智叟亡(wang)以应。D一厝(cuo)朔东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汝心之    以怪之矣  B命夸娥氏二子二山   至于者歌于途

C聚而谋曰   斯是陋   D杂然相   高可二黍

5与“面山而居”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黑质白章  B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C吾恂恂起D然得腊之以为饵

6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毕力平险:用毕生的精力去铲平险峻的大山。

B帝感其诚:天帝感受到了他的诚心。

C冀之南,汉之阴: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北岸。

D无陇断焉:没有高山阴隔了。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太行山和王屋山四周各有七进里长,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B参加移山的有愚公和他的妻子以及邻居家的寡妇和她的儿子,共四人。

C邻居寡妇家有一个约三、四岁的小孩。

D愚公等人把挖下的土石都扔到了渤海当中。

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和(   )

A本文选自《列子》,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

B这篇寓言故事的高潮是第二段,即愚公率领家人移山。

C文中有几处细节描写,如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智叟的“笑而止之”。

D文章结尾借助神来实现愚公移山的愿望,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但却宣扬了封建迷信,这反映了作者的局限性。

E文章把有长远眼光的人称为“愚公”,而把鼠目寸光的人称为“智叟”,这不仅突出了对比,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试题详情

(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按要求填空。

(1)《曹刿论战》这篇文章选自《      》

(2)“齐师伐我”中的“我”指的是:

2给句中的加点的字注音

(1)又何焉(     )(2)小信未(     )

3解释句中的加点的词:

(1)        肉食者:     (3) 牺牲玉帛:

(2)        小大之:     (4)虽不能

4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必以:       愿陛下亲之之:

B忠之也       予作文以记之

C弗敢也       而山不

D弗敢也       有蒋氏者其利三世矣

5与“何以战”中的“以”意思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4)或以为死,或以为亡。(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A(1)(2)B(2)(3)C(3)(4)D(4)(5)

6翻译:战则请从:

7这段文字的核心内容是下列哪一项(    )

A介绍曹刿请见的原因。B批判当官者的无能。C讽刺庄公的迷信思想。D指出战前的政治准备。

试题详情

(二)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答:                                   

(2)      最后一句中的“报先帝”是照应上文写的什么事件而说的?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7比较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选出用法相同的一组(    )

(1)先帝不以臣卑鄙(2)咨臣以当世之事(3)咨臣以当世之事(4)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5)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A(1)(2)B(2)(3)C(3)(4)D(4)(5)

8选出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要在乱世中活下来就不错了,哪里还去想在诸侯那里扬句显身呢?)

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因此十分感激,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C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打了败伏的时候还接受重任,在危急的关头奉命出使)

D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民百姓虽然才能平庸,但是要靠他们才能除掉奸臣顽敌)

9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选出来(有几项选几项)(      )

A作者中文中先自叙本志,以“布衣”表明身分,以“躬耕”写淡泊的生活;“布衣”可看作下文“卑鄙”的注释,“躬耕”可看作下文“受任”“奉命”的衬托和铺垫。

B作者自叙本志及功业,意在向陛下表明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才能和雄心。

C作者忆先帝“三顾”之恩和临崩托孤之事,表达了忠于先帝和陛下的真挚感情和“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D作者自叙经历是为了颂扬先帝的伟业,意在警示陛下要明白自己的职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E作者自叙身世经历,说明先帝创立基业之艰难,意中暗示陛下守城不易,一定不能忘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试题详情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故逐之。”

1文中加点的“鼓  败绩  师  靡”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打鼓  大败而逃  军队  糜烂    B打鼓  溃逃  士兵  倒下

C击鼓  大败   士兵  飘扬  D击鼓  大败  军队  倒下

2下列词句中的“故”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公问其故B故克之C温故而知新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与“战于长勺”中的“于”的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

A余将告于莅(音:  )事者B苛政猛于虎也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下列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公与之乘:鲁庄公给他一辆车。B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

C夫战,勇气也:打仗,是要靠勇气的D彼竭我盈:敌方勇气已消失而我方勇气正盛。

5上边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

A叙述长勺之战的经过,分析战胜齐师的战机。

B叙述长勺之战的经过,写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

C写追击齐师的时机,赞扬曹刿的军事才能。

D写齐师败绩的情况,分析齐国战败的原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