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3666  403674  403680  403684  403690  403692  403696  403702  403704  403710  403716  403720  403722  403726  403732  403734  403740  403744  403746  403750  403752  403756  403758  403760  403761  403762  403764  403765  403766  403768  403770  403774  403776  403780  403782  403786  403792  403794  403800  403804  403806  403810  403816  403822  403824  403830  403834  403836  403842  403846  403852  403860  447348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芳草鲜美 

试题详情

1、阡陌交通                2、无论魏晋 

试题详情

(三)

  1.解释下列词语。

    念:   遂:   盖:   但:    

  2.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写景,写了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抒情,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

           桃花源记  

试题详情

(一)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 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③怀民亦未寝 ( ) ④水中藻荇交横 ( )

  2.从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②相与步于中庭

4.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试题详情

10、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身的感慨;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至少说出两种情感,意思对即可)

试题详情

9、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妙处。

  ------“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意思对即可)

试题详情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①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②仕途失意的落寞 ③自我排遣的旷达

试题详情

7、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①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 。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试题详情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