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3886  403894  403900  403904  403910  403912  403916  403922  403924  403930  403936  403940  403942  403946  403952  403954  403960  403964  403966  403970  403972  403976  403978  403980  403981  403982  403984  403985  403986  403988  403990  403994  403996  404000  404002  404006  404012  404014  404020  404024  404026  404030  404036  404042  404044  404050  404054  404056  404062  404066  404072  404080  447348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试题详情

1、联系原文,解释文中的词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试题详情

5、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坚持再坚持

   ①在科研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酝酿如何提出假设或想证明假设时,往往会遇到很大困难,不容易深入下去。这时,我们必须牢牢记住马克思的话,坚持!坚持!再坚持!

   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③宋朝王安石写了一篇褒禅山游记,讲到褒禅山有一个洞,很深,又黑又冷,“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他们终于怕有进无出而不敢游到底。王安石很后悔,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进而不难则常见,常见则无奇,因此,要奇,就必须克服巨大的困难。 

④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弗兰克曾对爱因斯坦说,有一位物理学家因坚持研究一些非常困难的问题而成绩不大,但却发现了许多新问题。爱因斯坦感叹地说:“我尊敬这种人。我不能容忍这样的科学家,他拿出一块木板来,寻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容易钻透的地方钻许多孔。”

   ⑤科研人员必须有与人斗、与天斗的大无畏精神。既要像布鲁诺那样与黑暗势力斗,又要与种种困难斗。

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打持久的艰苦战,决不可能获得重大的成就。大发现大发明,都是长期艰苦的劳动的产物,是汗水的结晶。《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譬喻,都生动地说明了持久战的重要意义。 

⑦让我们回顾一下欧立希发明药物606的故事。欧立希失败了605次,才最后获得成功。606次,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要把一生的很多时间消磨在失败的苦恼中;这意味着,要把自己的生命,当做孤注一掷的勇气;这意味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在不断失败中看到最后胜利的信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立希可以当之矣。

⑧攀登有心惟久锲,攻关无前在熟谋。有志者事竟成,确是如此!

试题详情

4、标题“永葆‘童心’之青春”中的“童心”在文中的含义是:                       

试题详情

3、文中引用鲁迅的论述,是为了说明      道理;引用爱因斯坦的话,则是为了说明     道理。

试题详情

2、作者认为“造成一个人成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多方面”具体包括                                

试题详情

1、文章开头介绍美国心理学教授的实验,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答:                            

试题详情

5.第⑼段“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万别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聪明打碎了!”暗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大连“小草”

在报上读到一条短消息,怦然心动,陷入深思。消息连标点在内也不过二百字,题为《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文章不长,谨录于后--

一名公交车司机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这名司机叫黄志全,终年四十五岁,是大连市公汽联营公司七O二路四二二七号双层巴士的司机。

现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人总是要死的。但黄志全死在了岗位上,岗位特殊,关系到几十人的性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和平建设时期的黄志全也同样面临了董存瑞、黄继光等无数英雄一样的“千钧一发”!黄志全选择了他的尽心尽职,选择了利民利国;在作出如此选择之后,也选择了他的归去--安详。美好的人性与人性的美好在黄志全的身上得到了诗意的表现与升华,令人揪心、动心、刻骨铭心。

比起前年的抗洪烈士,比起去年的中国驻南使馆的邵云环等三位烈士,黄志全之死,显得平静,但它同样让人感到人生的价值,精神的可贵。

我想起了大连那随手可见的小草。那是大连 人引以自豪之美啊!是的,大连美丽的小草成就了大连之美,或者说,构成了今日大连美的重要内容。小草之美,美在奉献。铺为草坪,由人踏青;连为草地,供人观赏。“零落成泥碾作尘”,初衷不改,依然“香如故”;春发夏长,默默地奉献着。当然,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绿茵如毡的“生命之美”。大连黄志全,就是大连小草的化身罢;大连小草,便是大连黄志全人格的永恒塑形罢。

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⒉黄志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缓缓”这一词语的作用是   

⒊黄志全在作出选择后,也选择了他的归去--“安详”。“安详”一词的深刻含义是        

⒋文中画线的句子“和平建设时期的黄志全也同样面临了董存瑞、黄继光等无数英雄一样的‘千钧一发’!”的深刻含义是                                   

⒌文中将黄志全与小草互比,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相似之处在于                

⒍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克隆技术”之我见

1997年2月27日,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里,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羊”--多利诞生了。消息一传出,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世界各大小媒体均对克隆羊多利产生的前前后后作了详尽的报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克隆技术”利弊大讨论。不少人认为“克隆技术”的发展将对整个人类社会,尤其是医学界和生物学界带来巨大福音。而持反对意见主要是那些社会伦理学家,他们认为若“克隆技术”一旦推广,那么将是一种人类道德的沦丧。普通百姓也加入了这场大讨论。总之,大家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至今仍难说清孰是孰非。

我认为,在“克隆技术”不被运用到克隆人类本身的前提下,它的发展还是利大于弊。

就医学界而言,现今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人因失去自身器官而痛苦,克隆技术对这些人无疑是一大福音。试想一下,一个从小失明的人能在成年后重见光明,一个因事故失去双手的人能重新“长”出一双自己的手来,一个因心力衰竭而濒临死亡的病人因克隆心脏而获得新生……这些原先被认为异想天开的事情,现在借助克隆技术可能成为现实,这是人类多么伟大的成功啊!

就生物学界而言,目前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乃至人类本身的了解还是十分有限的。如果能运用“克隆技术”对某些生物进行研究,那么将大大提高研究的效率,从而加快生物界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最近,喜闻克隆牛、克隆鼠、克隆猴、克隆兔等研究相继获得巨大成功。又听说美国有了生产“人奶”的牛,英国有了携带人类蛋白质基因的羊,日本有了能长出人耳朵的老鼠,中国也有了携带人类血清蛋白基因的公牛。这一切,不正是科技进步为人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最好证明吗?

刀,可以用来杀人,也可以用来救人,关键看它掌握在什么人手里。克隆技术同样如此。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我们要正确运用它。如果只看到它的弊而畏缩不前,那么人类社会就不会有发展,也不会有进步。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那样只能使  人类固步自封,永无发展和进步。我坚信,只要能正确对待克隆技术,那么人类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

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⒉文章分别从               两个方面论述克隆技术发展的好处,那就是                                      

⒊文章开头引述“克隆羊”多利诞生的消息及由此引发的大讨论的作用是                                      

⒋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⒌本文③④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                                               

⒍世界上对“克隆技术”的争论主要在动物克隆上,根据你的认识,试谈谈植物是否也可以克隆?

答:                                                  

试题详情

4.“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对待学习工作应采取什么态度?

答:                                    

试题详情

3.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