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4613  404621  404627  404631  404637  404639  404643  404649  404651  404657  404663  404667  404669  404673  404679  404681  404687  404691  404693  404697  404699  404703  404705  404707  404708  404709  404711  404712  404713  404715  404717  404721  404723  404727  404729  404733  404739  404741  404747  404751  404753  404757  404763  404769  404771  404777  404781  404783  404789  404793  404799  404807  447348 

2.“它们似乎在愤愤地咒骂着什么”,你能想象它们在咒骂着什么吗?

试题详情

1.本文的题目是“鸟谜”,文尾又说大自然与生命之间有许多“未解之谜”。作者写作本文真的是为了展现这些难解之谜吗?如果不是,那是为了什么?

试题详情

4.从文中找一个描写聆听音乐感受的句子,自选角度加以赏析。

神奇自然·召唤和谐

鸟 谜

赵丽宏

那次在雁荡山,有一次小小的奇遇。我和几位同伴挑了一条少有人行走的野径游山,在寻路的时候,发现三枚很奇特的鸟蛋--三颗滴溜滚圆的小鸟蛋,粲然夺目地躺在一堆枯草之中。鸟蛋的大小如同孩子们玩的玻璃弹子,颜色也奇特,天蓝色,隐隐约约有一些墨绿的斑点,像精巧别致的工艺品。三颗鸟蛋被一位同伴小心翼翼地装进了口袋。

另一位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同伴说:“把这三颗蛋放回原处去吧。小时候听山里的老人们说,掏了荒山野草里的鸟蛋,鸟要找来报仇的!”他说得挺认真,可谁也不理会他的话。

没走出二百米,怪事就来了。一只白胸脯的灰褐色小鸟,从后面追了过来,绕着我们的头顶兜圈子,嘴里发出一种急促不安的啼唤。没多久,又飞来了第二只鸟,两只鸟一高一低,不停地绕着我们飞。有时甚至差点扑到我们脸上来,它们似乎在愤愤地咒骂着什么。

山里长大的同伴大声喊道:“还愣什么,快把蛋还给它们呀!”

拾蛋的同伴赶紧从口袋里掏出鸟蛋,慌里慌张地搁到一块大石头上。但因为太慌张,三颗鸟蛋竟全被打碎了,天蓝色的蛋壳摔成了一些碎片片……

那两只鸟绕着碎了的鸟蛋蹦跳着,嘴里停止了啼鸣。大家赶紧重新上路,但心头似乎负着沉沉的歉疚。没走多远忽然听见头顶响起一阵尖厉而悲哀的鸟鸣,是那两只鸟,它们在我们的头顶盘旋了四五圈,便迅疾消失在密密的丛林中。而它们的啼唤却久久地在我们耳畔萦绕回旋,听得让人揪心,我们不禁面面相觑。

那个下午我们在荒草和乱石中转了半天,竟然迷失了方向,一直到天黑时才找到一条出山的路。就在我们坐在路边的一棵樟树下歇息时,突然,头顶响起了鸟叫,尖厉而悲哀,和山里那两只鸟一模一样,只是这叫声中似乎多了一种嘲讽的味道。等我们抬头寻觅时,只看见树叶簌簌动了几下,两个小小的黑影在幽暗的天幕中闪了一闪,然后便什么也没有了。

“瞧,它们报复了我们,让我们在山里自转了半天。”山里长大的同伴总结似的吐出一句话来。没有人赞同,也没有人反驳。也许,这只是一次巧合吧。我想,在大自然和生命之间,还有许多不为人类所知的奥秘,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这大概是谁也不会否认的。

(选自《意林·少年版》2009年第3期)

心灵颤动

作者通过一次与小鸟打交道的亲身经历,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类只有顺应自然,尊重、爱护大自然的每一个生命,人类与大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否则,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大自然所报复。

且读且思

试题详情

3.品读下面的句子,作者为什么说“唱片中传出的琴声无法和此刻的《月光曲》相比”?这能给艺术创作者以怎样的启示?

我以前听过《月光曲》的唱片,还是外国的钢琴大师弹奏的,但唱片中传出的琴声无法和此刻的《月光曲》相比。

试题详情

2.结尾段中“身后的琴声越来越模糊”与“在我耳畔飘忽的琴声,突然变得异常优美”是否矛盾?为什么?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何在?

试题详情

1.本文的题目是“月光与少女”,“月光”无疑是指《月光曲》所表现的艺术场面。本文写“月光”多,而对少女的正面描写却笔墨寥寥,是不是偏题呢?为什么?

试题详情

4.文章结尾一段的景物描写起什么作用?

往事如烟·感受美好

月光与少女(节选)

赵丽宏

我永远也无法忘记少年时代听到贝多芬的《月光曲》时的感觉。那不是在优雅的音乐厅,也不是在豪华的客厅里,而是在马路边。还是十几岁的时侯,有一天傍晚,经过一条林荫路,很远就听见有钢琴声从树荫中飘出来。因为远,琴声显得断断续续,听不清是在弹什么曲子。但在幽静的夜色中,就是这样不连贯的琴声,也像是一种美妙的呼唤,使我忍不住一步一步走向她。等走得近一些,琴声就变得非常清晰,弹的正是贝多芬的《月光曲》。我站在路边的围墙下,默默地听着,琴声笼罩了我,犹如一片轻云,托着我离开了地面,飘向月色溶溶的夜空。这琴声把人和音乐化为一体,把人和晶莹的月光化为一体……我以前听过《月光曲》的唱片,还是外国的钢琴大师弹奏的,但唱片中传出的琴声无法和此刻的《月光曲》相比。我觉得琴声仿佛不是从林荫中飘出,而是从一颗感情丰富的心灵中流出来的。这琴声正在唱着世界上最美丽的歌,正在讲着天下最动人的故事。琴声是从围墙中一幢小洋房的二楼传出来的,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广玉兰,飘出琴声的窗户在树荫的掩隐下显得神秘蒙眬。后来我很多次经过这里,站在围墙外面聆听琴声成了情不自禁的习惯。有一次,经过那里没听见琴声,正在我期待琴声出现时,围墙的铁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少女,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我还没有看清她的脸,她就脚步轻盈地从我的面前走过去了,就像轻轻地飘过去一朵白云……我断定这白衣少女就是《月光曲》的弹奏者。从此,记忆中那美妙的琴声就和白衣少女连在了一起。琴声清澈,少女也清澈,琴声蒙眬,少女也蒙眬,这既清澈又蒙眬的印象,犹如薄云后面时隐时现的皎月……

最近,很偶然地经过那条林荫路,我发现那幢小洋楼依然像二十多年前一样掩隐在广玉兰浓郁的绿荫之中。这楼,比记忆中的更为新鲜亮艳,很显然,这楼房前不久刚被人装修过。我不知道房子的主人是不是原来的那一家人,不过看起来这楼房里住的人家并不衰败。走过那熟悉的围墙时,我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因为,我听见从楼房里飘出了钢琴的声音。这是一个初学者弹的练习曲,从断断续续的琴声中,我可以想见那双在琴键上犹豫不决的紧张的手,那一定是一双孩子的手……传出琴声的依然是原来的那个窗口!

我在围墙外站了很久,我不知道自己在期待着什么。是期待当年那诗一般梦一般的《月光曲》吗?明明知道这想法很可笑,但我还是默默地站着。直到那扇铁门打开,有人从里面出来,用诧异而警惕的目光扫视我,我才狼狈地离开……

我慢慢走远,身后的琴声越来越模糊。这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我耳畔飘忽的琴声,突然变得异常优美,那旋律,竟是熟悉的《月光曲》,优雅流畅一如当初……我无法弄清这究竟是真的还是我的幻觉。因为隔得远,琴声并不连贯,但在我的心里,所有的空隙都已被笼罩着月光的回忆填满……美妙如初的,只有音乐!

(选自《小溪流》2009年第3期)

心灵驿动

赵丽宏喜欢听音乐,喜欢欣赏绘画、雕塑、建筑……他童年时的梦想是当一名音乐家--哪怕是当一个音乐厅的看门人也行,那样能免费听音乐会。他说,用一颗自由的心去欣赏聆听音乐,音乐会在心灵中溅起晶莹的浪花;能用自己的文字倾吐对音乐的感想,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一种快乐。本文就是一篇抒写聆听音乐感受的文章,一首自心间淌出的钢琴曲《月光曲》,深深地吸引了“我”,以至于二十年后还念念不忘。

且读且思

试题详情

3.你是怎样理解“书房不会很大”与“能容下整个宇宙”这看似矛盾的议论的?

试题详情

2.作者为什么会感觉到“五百年岁月,都浓缩在这幽暗的灯光中”?

试题详情

1.文中为什么多次描写但丁的目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