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5183  405191  405197  405201  405207  405209  405213  405219  405221  405227  405233  405237  405239  405243  405249  405251  405257  405261  405263  405267  405269  405273  405275  405277  405278  405279  405281  405282  405283  405285  405287  405291  405293  405297  405299  405303  405309  405311  405317  405321  405323  405327  405333  405339  405341  405347  405351  405353  405359  405363  405369  405377  447348 

7.运用积累填空。

(1)诗有声在色。那是“雪暗凋旗画,___________  ”的边塞征战;那是“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的战场情景。

(2)诗中有情有景。“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狂风暴雪,人马难行;“________________,一夜乡心五处同”,对月思乡,情谊深厚。

答案:(1)风多杂鼓声  塞上燕脂凝夜紫  (2)雪拥蓝关马不前  共看明月应垂泪

试题详情

6.下面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词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托着苍鹰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词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况,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数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答案:C

试题详情

5.在下面语段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在一定条件下,科学知识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____________条件变化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会被人们用新的实践去检验,___________会被修改和发展成新的科学知识。但人们之所以要不断学习___________是因为原有知识统统“过期变质”,___________是因为新条件下产生的新知识能使人们的知识、思维和智慧更上一层楼。

A.如果   从而   并非   而        B.如果   从而   不仅   而且

C.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D.虽然   但是   并非   而

答案:A

试题详情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D.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答案:D

试题详情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答案:C

试题详情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脑羞成怒   泥民百姓   断章取义   谀词

B.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

C.歇斯底里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

D.涕泗横流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

答案:B

试题详情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留(zhì)      下(huī)      难(jié)      重蹈覆(zhé)

B.旁(wù)      渎(xié)      噪(guō)      一黄土(péng)

C.智(ruì)      落(yǔn)      相(qiè)      然无累(guó)

D.扶(yè)      睢(zì)      别(yě)      竭驽钝(shù)

答案:A

试题详情

6.左丘明,春秋时期。《左传·曹刿论战》

7西汉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

8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又称《太史公记》。《陈涉世家》

9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出师表》

10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桃花源记》

11刘义庆,字季伯,南朝文学家。《周处》

12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又称“大李杜”。 《望岳》《登岳阳楼》《登高》《春夜喜雨》

13李白,字太白,汉族人。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送友人》《月下独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4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山居秋暝》《观猎》

15孟浩然,唐代诗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   为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6崔颢,唐代诗人。《黄鹤楼》

17常建(708-765?),唐代诗人。《题破山寺后禅院》

18刘禹锡,字梦得 ,唐朝彭城人,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陋室铭》

19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家。《卖炭翁》

20柳宗元,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捕蛇者说》《小石潭记》《黔之驴》

21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浣溪沙》《饮湖上初晴后雨》《记承天夜游》《黠鼠赋》

2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如梦令》《一剪梅》

23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青玉案·元夕》

2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诉衷情》《书愤》

25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岳阳楼记》

2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卖油翁》《醉翁亭记》《生查子·元夕》

27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著名哲学家。《爱莲说》

28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伤仲永》《书湖阴先生壁》

29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己斋叟。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四块玉·别情》

30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天净沙·秋》

31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水仙子·咏江南》

32魏学洢,字子敬,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核舟记》

33刘基,字伯温,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卖柑者言》

34姚鼐,清代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登泰山记》

35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黄生借书说》

36郑燮,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37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狼》

38刘开,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代桐城人,散文家。《问说》

试题详情

1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可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此联是写( ),联中提到了他的作品是《 》、《 》。

试题详情

1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此联是写( )朝( ),联中化用了他的《 》中的名句( )。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