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
6.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改变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B.当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
C.当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则该反应的正、逆向反应速率均为零
D.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
5.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HI(g) H2(g)+I2(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
A.HI、H2、I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B.HI、H2、I2在容器中共存
C.HI、H2、I2的浓度相等
D.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 HI的同时,生成1 molH2
4. 在一定条件,能够说明可逆反应3A+B 2C达到平衡状态 ( )
A. A的消耗速率等于B的生成速率
B.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3:1:2
C. 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A,同时生成1molB2molC
D. 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A,同时生成2molC
3. 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2n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 可逆反应达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B.不再进行反应
C.混合物的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
D.各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相等
1.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学科,利用化学的定量实验可以测定物品当中某种成分的含量或者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通过实验测定,反应2SO2+O2 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 )
A.0.1s B.2.5s C.5s D.10s
22、(8分)由FeCL3、KCL组成的1 L混合液中,已知Fe3+的质量为28 g,CL-的质量为71 g 。
⑴原溶液中K+的质量为多少克?
⑵若量取该混合液250 ml ,将其加水稀释至1 L,则稀释后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21、(8分)有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分别是AgNO3、CuSO4、Na2CO3、BaCL2中的一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的溶液有沉淀产生,D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
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20、(8分)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I、甲同学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II、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III、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 。
⑵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
。
⑶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粒带 电荷。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