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1.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在做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见地平线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6分)
20.作者为什么说地平线“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4分)
走出地平线
贾宝泉
记得少年时节,自己刚刚懂得一些时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a)吗?
站在故乡原野上向周遭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向天宇望去,也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圆本是重合着的,是天和地热吻时留下的唇痕。自己做孩童的时候,看见这个大圆就有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骥之辔了。反正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和憨拙的气力,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的清晨,我忽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
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及至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到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也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这样不离不弃,如影之与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
越是诅恨它,就越要揣摩它。我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的天气里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雨天气里就不是;孩子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再往深处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其他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b),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环形山里的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野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看见。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林立,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
随着视野的延展,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边的广大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阅世览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以自我为中心,即使你的身材很魁梧,看到的也仍然只是一个圈子。而当你想到身边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会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个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目力极限,你又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地平线。
人之所以感到世界环闭,感到人生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他还没有冲破思想的牢笼。
冲破思想的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胸襟,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我敢断定,在做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见地平线的。
19.文中标有(a)(b)两处的“地平线”一词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18.填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分):
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作品被称为“三部曲”,如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被称为“ ”,巴金的《家》、《春》、《秋》被称为“ ”。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荀子·劝学》)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 (杜甫《旅夜书怀》)
(3)想当年,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事实上,中国大多数管理者都是半路出家,“摸着石头过河”、“吃一堑长一智”的成长过程耗费了很多管理者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B.萧伯纳曾经被一个记者问到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他很有钱? 是他很努力地工作?还是他很有天分? 萧伯纳的回答是:你能告诉我,你要想让一个车子往前走,它的哪一个轮子最重要吗?
C.宋新宇博士现在旗帜鲜明地声称:“管理有时比战略更重要”,并且用整整三年时间潜心研究,推出他的最新课程--《有效管理者的八大工具》。
D.暑假伊始,北京市鲁迅中学的学生就来到中国航空博物馆,开展《成功者夏令营》活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