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4、从下列文字中,概括“高纯度”饮用水的缺点。(不超过32个字)(4分)
人们饮用纯净水的初衷,是避免污染,但纯净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绝不可小视。科学家指出,饮纯净水,无异于让肾脏“下岗”。据专家分析,现在市场上的各类所谓“高纯度”饮用水,在消除细菌、有机污染物及致癌物质等的制造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将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消除得一干二净。众所周知,“水至清则无鱼”,试想连鱼都养不活的水,于我们人类能有多大好处呢?研究表明,“高纯度”饮用水的凝聚态结构,还会把人体内原有的微量元素淋洗出去。这样一来就减弱了人体的免疫力,可以引发许多疾病。
答:“高纯度”饮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三:赣州三中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
23、校训是大学的精神。它不仅反映一所大学的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也深刻砥砺着一代代学子的品行。下边是中国两所著名大学的校训: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请仿照上述示例,为下面几处大学拟制校训,要求:①采用对偶形式。②体现学校专业特点。(任选两处即可)(4分)
某师范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医科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地质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面横线上的长句改为较短的句子,要求读起来简短明确。(4分)
为了使书中的每篇文章都更有说服力,安先生从数以千计的图片中精选了十几幅具有震撼力且能突出主题的照片作为每篇文章的配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概括下面一段描写黄山的文字的信息要点。(4分)(不超过30个字)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丽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方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
23.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4分)
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却仍然新鲜有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
那些不朽的书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①(杂言古体诗)
(唐)杜 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②,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③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④,山木尽亚⑤洪涛风。
尤式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⑥。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⑦。
[注释]①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访问画家王宰时,应邀而题。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王宰所画山水的神奇。②昆仑、方壶:泛指仙山。③赤岸:指传说中“西海之外”的赤水(《山海经·大荒经》)。④浦溆(音序):水边,岸边。⑤亚:低伏。⑥“咫尺”句:画面很小,却有万里之势。⑦“焉得”二句:语出自晋索靖故事。索靖非常低沉顾恺之的画,说:“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松江半幅纹练归去。”并州,在今山西太原市,以产剪刀著名。吴淞:一名松陵江,又名松江,为太湖最大支脉。
[思考与练习]
(1)从杜甫的这首诗可以看出,王宰画了哪些“山水”?
(2)最后两句“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的意思和作用是什么?
(3)诗人在这首诗中以艺术创作发表了什么样的看法?你对这些观点有什么体会?
(4)中国的题画诗很多,请再举一首(诗中必须含有作者对艺术创作的观点)。
2.听蜀僧 弹琴(五言律诗)
(唐)李 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思考与练习]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 和 。
(2)第五句“客心洗流水”形容 。
(3)第六句“馀响入霜钟”是写琴声好像与薄暮时分的融合在一起。
(4)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1.听邻家吹笙①(七言绝句)
(唐)郎士元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注释]①笙: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思考与练习]
(1)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笙诗。第一句,为什么要把笙曲写成“凤鸣”,而且像从天而降?
(2)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3)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第四句写什么?试比较与第一句的异同。
5.钗头凤(词)
(宋)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 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思考与练习]
(1)这首词的上阕中的三个“错”字是指谁错了?
(2)下阕中的三个“莫”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品艺诗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