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正式动笔之前,都必须经过一个惨淡经营的构思过程。
B.有的领导干部说的是“反腐倡廉”,做的却是“贪污腐化”,真是令人不可理喻。
C.这次能顺利地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我反躬自省,依靠集体的力量是最关键的一条。
D.在几十年的风雨同行中,他们俩总是同甘共苦,讳莫如深。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慷慨 气概 噪而相逐 半身不遂
B.诛杀 侏连 蹈死不顾 滔天大罪
C.投缳 丫嬛 察言观色 送别饯行
D.涟漪 厄运 形似枯髅 镂骨铭心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迸(bèng)着 罡(gāng)风 擎(qíng)着 噩(è)梦
B.塞(sè)外 颓垣(yuán) 荒冢(zhǒng) 脸颊(jiá)
C.车辙(zhé) 咒诅(zǔ) 无垠(yín) 笳(qiā)笛
D.骸(gāi)骨 瘦瘠(jí) 隧(suì)洞 蜗(wō)行
20.B 解析:“未尝”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有时相当于“不是”,有时是“不曾”的意思;“何尝”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第一个空选“何尝”更符合语境。“虽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诚然”是“确实,实在”的意思,从上下文来看,第二个空应选“诚然”。根据第三句的“才能”一词可知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应选“惟其”。
19.B 解析:①句表更进一层,用“并且”;②句举突出的事例,用“甚至”;③句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用“尚且”。
18.A 解析:“恍若”就是“仿佛是”的意思,与第一句的“就是”有重合的地方,据此可以排除BD两项。“身体一向很好”突然“一病不起”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觉,“以至”表示程度的延伸,属于排除的项。“哪管”是“哪里管它”的意思,填入该词不合语境,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
17.B 解析:第一句表示不只诸葛亮一个,应选“何止”。第二句表示恰好之意,应选“恰恰”。第三句表示让步关系,应选“即使”。
16.B 解析:“从而、因而、故而”这三个词都是表结果的连词,但“故而”不能和“由于“搭配”,“从而”、“因而”可以和“由于”搭配。“然而”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转折。
15、A 解析:①“突显”与“ 凸显”的语意,前者侧重于强调显现的“突然性”,后者侧重于强调显现的“明显”。②探究:探索研究,探索追究;探求:探索追求。根据语境义应选择“探究”与“恐怖主义产生的动机和根源”搭配。③更加: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用于相同或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越发:多用于同一对象之间的比较,用于两个或更多的分句前后呼应的场合。
14.D 解析:应为“经常”。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