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4分)
与对待落叶冷漠而又高傲的人进行对比。表明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或突出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20.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2分) 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2分)
21,本文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在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2分) 行文婉转曲折,自然舒展。(2分) 结合原文赏析;(2分)
以上四题,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19.“春的神意”与“和平美丽的春光”是一致的,蕴含着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2分)垂杨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贪婪苛取,忘记“根本”。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和”,因而“最能象征春的神意”。(2分)
18.不矛盾。作者并不反对“向上”,他认为“向上原是好的”。(2分) 作者厌恶一般花木的“向上”,只是憎恶其高而忘本,不知感恩。(2分)
19.(言之成理即可)
18.⑴阴差阳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A 一个文人却挂职做了武官 B落难遭贬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 C本来是“赤鼻”却误以为是赤壁 D生前命运多舛,身后却名传千古 E无意与政敌周旋却在“文战”中获胜
F无优美景观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胜地
⑵取胜的原因: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使他具备了艰难玉成的意志品质,浪漫旷达的性情使他拥有了豪放超拔的情怀风骨,信笔纵情的骄人才华使他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的非凡能力。
17. 主观情绪:因不白、不公、不平而导致的悲愤心情及面对困境时超然旷达的情怀。
客观环境:“赤壁”一带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自然景观,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的历史背景
16. ⑴ 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⑵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历史抒写。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