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眩晕 光彩炫目; 叠印 高潮迭起; 心酸 人间辛酸
B.心率 心律不齐; 掠夺 攻城掠地; 陈规 墨守成规
C.轻闲 清闲自在; 再世 再所不辞; 清秀 山清水秀
D.黯淡 前景黯淡; 绿荫 绿草如茵; 直言 仗义执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症结/症状 哄闹/一哄而散 成见/图穷匕见
B、剽窃/缥缈 胼胝/民脂民膏 岱庙/严惩不贷
C、恪守/联络 谄媚/陷害忠良 拮据/诘屈聱牙
D、评判/频率 琢磨/卓有成效 契约/锲而不舍
14.(一)满分5分示例:①他弯下腰,轻轻爱抚着小女孩子,然后走进花圃,指着大片的月季花说:“小姑娘,再挑一枝最大的,算是我送给你奶奶的。”②他轻轻地拉着小女孩子的手,又走进花圃,折下一枝花递过去,说:“这枝花是送给你的”。③他转过身走进花圃,折下两枝花,递给女孩,说:“一枝送给你,一枝送给你母亲,感谢他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二)3分答案示例:他弯下腰,亲吻了小女孩的额头,说:“你真是个好孩子,祝奶奶早日康复。”(三)0分答案特点:教育家教育女孩要爱护公物,或为女孩缺乏公德意识而忧心忡忡,或处罚女孩等。(四)既批评小女孩不爱护公物,又赞扬小女孩有爱心,并且有动作描写,最多给2分。
13.答案D。A.“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有歧义。即捕杀野犬、狂犬是否被在禁止之列。另外,“拥护”是指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支持”是指给以鼓励或赞助。“拥
护”含全力支持的意思,所以宜放在支持后,以示递进才妥。B.“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有错,平均不能是约数,当然不能说“以上”。因为平均是指把总数按份均匀计算。C.“低一倍多”语病题出现数量增减的句子要注意: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过”一类词。此外,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命题者常在此处设置语病。同样的设题2006年广东卷4.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12.B
A 登堂入室是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境界。而句中把登堂入室简单地理解为进入的意思。
B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C 生灵的意思就是指人民或者是老百姓,而句中已经有了人民,所以是重复的。
D 豆蔻年华的意思是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11.A A刊载(zǎi)、载体(zài)、行伍(háng)、行若无事(xíng)、奢靡(mí)、靡日不思(mǐ)。B.哄动(hōng)哄传(hōng)乘机(chéng)千乘之国(shèng)与会(yù)与人为善(yǔ)。C.殷切(yīn)、殷红(yān)、翘楚(qiáo)、翘首以待(qiáo)、绿茶(lǜ)、绿林好汉(lù)。D.镜框(kuàng)框图(kuàng)当真(dàng)螳臂当dāng)参与(cān)参差不齐(cēn)
10.(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清风徐来/徘徊于斗牛之间/羽化而登仙。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气吞万里如虎。
9.(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1分)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1分)。
(2)“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的背景衬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诗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1分)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1分)。
(3)前三句主要写景,饱含感情,含蓄委婉(1分);末句则卒章显意,“断人肠”直抒别情(1分)。前三句蓄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句点破,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2分)。
8.(10分)
(1)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3分)
[解析] 解本题时,注意对 “宦游”、“不遂”、“而”、“过”等词语的准确理解和翻译,特别是注意“过”的一项古意“访”。
(2)所以相如佯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3分)
(3)卓王孙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耻辱,因此闭门不出。(3分)
[解析] 解本题时,要注意对“闻”、“而”、“之”、“耻”、“为”、“杜”等词语的准确理解和翻译,特别是“耻”的意动用法,“为”的词性及词义--连词,译为“因此”。
附:译文:
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的父母给他取名犬子。司马相如完成学业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最初,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正赶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因此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粱国。粱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正赶上粱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又没有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于是,相如前往临邛,暂住在城内的一座小亭中。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拜访相如。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临邛县里富人多,像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一并把县令也请来。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托有病,不肯前来。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相如辞谢一番,便弹奏了一两支曲子。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文君,刚守寡不久,很喜欢音乐,所以相如佯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相如来临邛时,车马跟随其后,仪表堂堂,文静典雅,甚为大方。待到卓王孙家喝酒、弹奏琴曲时,卓文君从门缝里偷偷看他,心中高兴,特别喜欢他,又怕他不了解自己的心情。宴会完毕,相如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于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门,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赶回成都。进家所见,空无一物,只有四面墙壁立在那里。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儿极不成材,我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分给她一个钱。”有的人劝说卓王孙,但他始终不肯听。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文君感到不快乐,说:“长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样子!”相如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并且让文君亲自主持垆前的酌酒应对顾客之事,而自己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卓王孙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耻辱,因此闭门不出。有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卓王孙,说:“你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钱财。如今,文君已经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长卿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这样轻视他呢!”卓王孙不得已,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
7.D [解析] “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是“不得已”,而非“心甘情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