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6880  406888  406894  406898  406904  406906  406910  406916  406918  406924  406930  406934  406936  406940  406946  406948  406954  406958  406960  406964  406966  406970  406972  406974  406975  406976  406978  406979  406980  406982  406984  406988  406990  406994  406996  407000  407006  407008  407014  407018  407020  407024  407030  407036  407038  407044  407048  407050  407056  407060  407066  407074  447348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奶奶在城里呆了许多年,很少出门,从不逛街。有一次乡下的亲戚下来了,她竟然毛遂自荐,要带他们上街去玩。

B、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了几许诗意般的遐想。

C、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D、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予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语境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C项“睚眦必报”中的“睚眦”义为瞪眼怒视,引申为小怨小忿。连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形容气量及其狭小。用在此句中与“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显然不符。

第16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山东卷)

题目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B.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C.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中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答案

D

[解析]无所不至:指凡能做到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是贬义词,用在句中,感情色彩不当。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不合语境。众人拾柴火焰高:指人多力量大。不合语境。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

第15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重庆卷)

题目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地球既不像水星、金星那样遭太阳炙拷,也不像外行星那样遭太阳冷落,它吸收阳光适度,因而成为孕育生命、繁衍生命的天然温室。

  B.迎接这位伟大航海家疲惫风帆的是一堆堆熊熊大火----为了防止再有人出海,兵部官员焚烧了郑和经营多年的船只和航海资料。

  C.作民族识别时,有一条标准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具有历史渊源的地域意识”,这一标准值得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仔细捉摸

  D.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行为艺术已经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拆除,艺术从高于生活的塔尖走了下来,义无反顾地融入了生活。

答案

C

解析:捉摸:动词,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式)。例如:难以捉摸 捉摸不定  注意,反复思索的意思应该用“琢磨”,这里因改用“琢磨”。

第14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广东卷)

题目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家庭状况更是捉襟见肘,她不得不出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可她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挣的钱少得可怜。

C.他搜集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图书来看,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名胜区,每跨一步总要点头叫绝,赞叹地说“平生初见”。

D.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坐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

答案

A

解析:绘声绘色: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括。指叙述、描写极其逼真。与语境不符合。

第13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南卷)

题目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答案

C

解析:A项中“不胜其烦”的意思是不能忍受麻烦。和语境不合,B项中“宛然在目”的意思是仿佛在眼前,和语境不合,D项中“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意思是赞美人或事物不同一般,非同寻常。

第1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北卷)

题目

试题详情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  

②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  我精神的抚慰。

③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  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A.踪迹   给予   越发     B.踪迹   给以   更加  

C.踪影   给予   更加     D.踪影   给以   越发

答案

C

解析:“踪迹”指行动所留的痕迹,“踪影”和“踪迹”意思相近,多用于否定式。“给予”和“给以”意思相近,“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这里应选择“给予”。“更加”和“越发”意思相近,“越发”多用于和“越”搭配。

第1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浙江卷)

题目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部恰当的一句是

  A.西班牙、比利时,保加利亚等国政府,连日来纷纷发表公报或声明,再次声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谴责台湾当局的“台独”行径。

B.狼的顽强的生命是靠与凶狠的公马、凶悍的猎狗、凶残的外来狼群和凶猛的猎人生死博斗而存活下来的。

C.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答案

A

解析:B项中的“凶悍”是形容人凶猛强悍;C项中“评头论足”意思是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与句意矛盾;D项中“感同身受”意思是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与句意不符。

第10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浙江卷)

题目

试题详情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晚唐政治上的败落,诗人杜牧替古人担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

   B.有些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妙笔。

   C.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D.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答案

B

解析:替古人担忧:同“替古人耽忧”,谓不必要的忧虑。此处望文生义。

苦心:费尽心思。经营:筹划并管理(企业等)。苦心经营:费尽心思去筹划安排某事。

敲门砖:名词,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例如:封建时代的文人常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一旦功名到手,书籍也就被束之高阁了。

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这里是望文生义。

第9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江苏卷)

题目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阻碍都不能割断两岸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B.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已淹没在历史的沉沙中。

C.这本书是启蒙老师惠赠的,我多年来一直珍藏着它。

D.经反复研究,校方决定启用本校精通业务的退休教师。

答案

C

解析:A割断:动词,截断;切断。例如:割断绳索;历史无法割断。

B淹没:动词(大水)漫过;盖过。例如:河里涨水,小桥都淹没了。雷鸣般的掌声淹没了他的讲话。

C惠赠:动词,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是敬辞,多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例如:惠临惠顾 惠存

D启用:动词,开始使用。例如:启用印章启用新域名 铁路已建成启用

第8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辽宁卷)

题目

试题详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         ”,今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而且还可以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②中国古代先贤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写下的大量精彩深刻的策论警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智慧,

        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③杨柳青木版年画里,孩童个个健硕丰腴,人人新衣新裤,所有器物        ,这都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吉祥。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积淀   精妙绝伦

    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积淀   完美无缺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积聚   完美无缺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积聚   精妙绝伦

答案

C

解析:第一句根据后文“赞美无私奉献”,可知应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积淀,积累沉淀;积聚,逐渐聚集。而文中“民族精神”应侧重聚集。完美无缺,完备美好,没有缺点;精妙绝伦,精巧美妙到了极点。而结合上下文的语意看,应侧重其美好,无缺点。   

第7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辽宁卷)

题目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