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7164  407172  407178  407182  407188  407190  407194  407200  407202  407208  407214  407218  407220  407224  407230  407232  407238  407242  407244  407248  407250  407254  407256  407258  407259  407260  407262  407263  407264  407266  407268  407272  407274  407278  407280  407284  407290  407292  407298  407302  407304  407308  407314  407320  407322  407328  407332  407334  407340  407344  407350  407358  447348 

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分)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 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①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

③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

试题详情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5分)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 之 不 足 者 补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试题详情

5.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矛盾在《子夜》等小说创作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

A. 《子夜》: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B.  巴尔扎克:19实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巴黎上流社会的编年史。

C.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著称。

D. 左拉: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

试题详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B.    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职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    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   朝夕相处,谁也不能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试题详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   

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C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D.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五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试题详情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画山水

A.遏制  次序 善于      B.遏制 秩序 擅长

C.遏止  秩序 擅长      D.遏止  次序 善于

试题详情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诠释   出其制胜   (zhǔ)目    人才( kuài )萃 

B.杀戮   宁静致远   (wèi )临     ( yuān )飞鱼跃

C.平添   励精图治   ( zhěn )密    ( yù )蚌相争

D.松弛   老奸巨猾   揣( duó)     深陷囹( wú )

试题详情

河北省作协副主席谈歌写湖南高考作文:踮起脚尖   

踮:动词。即提起脚跟,用脚尖着地。     踮起脚尖,即是一个引体向上提升的动作。大凡踮起脚尖,都是有目的性的动作,比如扒墙头看热闹,比如树下摘果子,比如学习跳舞种种。这些都是一个引体向上努力的动作,是为了提升自身的高度,而做出的费工费力的动作。是啊,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天天“踮起脚尖”来呢?

问题是,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我们“踮起脚尖”的迫不得已的动作很多,便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紧紧巴巴的了。比如说,聪明的经济学家,在实际操作中,总是把经济目标制定到让我们“踮起脚尖”就能够到的位置。我们不踮起脚尖我们的经济收益就要缩水。不“踮”行吗?再比如,美好的景色,常常需要我们“踮起脚尖”才能看到。为了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我们不“踮”行吗?由此说,“踮起脚尖”是人人生活中常常发生的动作。为了一个目标或者视点,无论多么艰难困苦,我们也必须踮起脚尖来。        如此一“踮”,就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此一“踮”,就有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如此一“踮”,即是风生水起,别开生面。如此一“踮”,便如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以理想主义说,踮起脚尖,就是一个努力向上的人生动作。人生的幸福与体验往往就在我们“踮”起的那一刹那。谁说过?没有比脚下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如果我们不能“踮”起脚尖,脚下的路程便要塌陷,人生的峰峦必是挪移。为了让我们日益麻木不仁的生活重新鲜活柔软起来,为了让我们干涸呆滞的眼睛重新湿润生动起来,为了让我们有新的触动与启发,我们必须踮起脚尖。       且撇下理想主义路标,从现实主义的立场出发,我们需要防止的是,人生之路,步步小心,不可乱“踮”。一般情况下,在踮起脚尖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考虑,“脚尖”对我们身体的实际承受能力。如果我们“踮”得不管不顾,脑袋一热,“踮”得莽撞冲动,那么生活中“崴”脚脖子的事情,就会常常发生。这且不算,所谓一朝蛇咬的效应就会相伴而生,从而会让我们变得小心翼翼,即使“踮”算在握,我们也会“踮”不起了。   

如此乱“踮”,就会有了“杯弓蛇影”,如此乱“踮”,就会有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此“踮”法,即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如此“踮”法,便如“一子执错,满盘皆输”。   

 (此文共计924字,用时51分钟。一路信马由缰写下来,肯定有病句错字。想想在考场上的学子们作文时,心态状态肯定不如谈歌轻松。可谓不易啊!)

踮起脚尖(之一)

   人人都有过踮起脚尖的体验。譬如潘长江夹在人堆里看赵本山的小品,如果不踮起脚尖,也许只能听到高秀敏那爽朗的笑声;挂在路边果树上红得小姑娘脸蛋的苹果,如果你不踮起脚尖,恐怕就只有咽口水的份儿;一个充满诱惑的目标就悬在你的头上,如果你不踮起脚尖,那么这诱人的目标将永远只是目标。

   于是我们想起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我们要认识这个神秘的世界,欣赏眼前的迷人的风景,就要勇于“踮起脚尖”,就要不畏艰险,就因为“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安于现状,夹在人堆里跟着他人瞎鼓掌瞎起哄,连“踮起脚尖”的欲望、勇气都没有,那么你就无法认识眼前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当然也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其实认识一个事物,欣赏一个美景,就因为你站得高度不够,往往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往往就会错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妙!

   于是我们想起了“不行春风,难得秋雨”的谚语。人要想获得成功,要想去采摘树上的苹果,品味人生的甘甜,就要勇于“踮起脚尖”。其实有很多场合,我们往往缺乏的是勇气与自信,有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事物,只要你愿意“踮起脚尖”去争取,去尝试,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你就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与甘甜!人们常常羡慕人家的硕果累累,羡慕人家的鲜花掌声,而总是忽略人家在创造奇迹的艰难过程。我们现在正处于“耕耘”的季节,只要不吝啬力气与汗水,必将迎接五谷丰登的金秋!

   于是我们想起了一句特别令人自信的广告语: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为你让路。人生在世要脚踏实地,要知足常乐,但绝不能成为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遁辞。人的客观条件是存在差别,我们确定目标也不要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强调客观条件,而是要充分利用条件,积极创造条件,确定一个及实事求是又富有挑战性的人生目标,就是要尽可能远大一些,“踮起脚尖”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我们提倡“尽力而为”,但是更鼓励“全力以赴”,实现人生的最大值!现在我们的年轻人,特别是从大山里走出的孩子,往往过于谨慎过于理性过于实际,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的太低,连超越他人的勇气都没有,从而严重限制他们潜能的发挥。其实人只要有了一个“踮起脚尖”意即通过努力奋斗就能实现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将人生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朝着这个目标一往无前矢志不渝,那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为了喝彩!

   温家宝总理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精彩论述:我经常在思考,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就不仅要有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更要有人遥望星空,坚守精神家园。这样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有光明的未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踮起脚尖”,就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遥望星空,用扎扎实实的劳动,去追求去实现人生的理想。让我们踮起脚抬起头,脚踏实地往前走,去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善哉)

踮起脚尖(之二)

   小时候,到父母工作的学校闲逛玩耍,突然不远处教室里传来一阵朗朗书声。一种突如其来的冲动,让我踮起脚尖,扒在窗台上窥视,看见一群哥哥姐姐坐在书桌前朗读着,每人手里都捧着一本书。那是年幼的我所不了解的世界,深深吸引了我。直到当我自己也走进教室,拿起书本,那份让人不禁踮起脚尖的感觉,依然留在心中、不曾改变。

    踮起脚尖,是对未来的憧憬。

    一个孩子,什么力量能让他踮起脚尖?最基本的,应该是内心的梦想。未来是什么样子?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这样的梦驱使他们一次又一次踮起脚,努力去触摸和感受。正如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所说:“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他梦想着美国能够成为一个更美好的国家,他梦想黑人和白人能够像在上帝面前一样平等友爱……他不仅自己怀揣这样的梦,还把它描绘出来,展现在每一个人面前。这样理想、美好的未来图景,令无数人憧憬,也令更多人--黑人和白人,一起踮起脚尖来触摸,来追求,终于让梦想照进了现实,2009年黑人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正是无数人踮起脚尖努力的结果。对于一个年轻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未来充满无数的可能性,而一个更充实、更明亮的未来,总能诱惑我们踮起脚尖,伸出双手。

     踮起脚尖,是对知识的渴望。

    “他们念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好听?”那是我扒在窗台上,脑袋瓜子里冒出的疑问。那铿锵的音韵、美妙的词句,像一首歌萦绕在心中。长大一点后,我才了解那是一首唐诗。后来,当我自己也能捧着课本,反复吟咏那些千古名篇时,真切的感受到了内心深处的喜悦。求知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人的本能,人类发展进步的需要。看过一篇科幻小说,里面有一个看似荒诞却饶有深意的情节设计:银河系总部判定一种生物是否具有智慧和文明的标准是,该类生物中是否有个体会在晚间抬起头来仰望星空。巧合的是,温家宝总理曾赠给青年学子一首诗,也叫《仰望星空》。踮起脚尖,试图去触摸星空的人,才能不断成长;踮起脚尖,不断在知识的海洋中求索创新的民族,才能发展壮大。

     踮起脚尖,是对自己的超越。

    在每一个具体的人生阶段,人的高度--包括生理、心理和思想--都是有限的。正如幼时的我,身高还几乎够不到教室的窗台。但,一个人,在他有生之年,他的自我超越和不断成长,是无限的;整个人类文明,他的自我超越和不断成长,更是广阔无垠的。一个人,一个民族,要让自己更强大、更丰富,就应当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饥饿”的状态,始终看到更高的目标,保持那种踮起脚尖、超越自我的冲动。爱默生在散文《圆》中说,人生就是一个个同心圆,永远不要把自己局限在现有的圆圈里。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生命的深度与广度,勇敢尝试和追求不那么“唾手可得”的目标,才能超越自己,走向未来。

    经过十余年辛苦却快乐的学习、十余年迷惘却持续的成长,此刻坐在高考考场的我们,不也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踮起脚尖去触摸更宽广、更高远的世界吗?总有一天,今天我们踮起脚尖才能达到的目标,会被我们留在身后、踩在脚下,唯有这种追求的渴望、奋斗的过程,才是生命的永恒!(莫莫)

踮起脚尖(之三)

脚尖踮起的演员们身着洁白羽毛制作的演出服,在柴可夫斯基的悲呛的《天鹅湖》音乐背景中,轻盈地跳跃,飞速地旋转,这是芭蕾舞剧的经典镜头。数百年来,世界艺术殿堂的一朵奇葩--芭蕾舞,正是凭借一代又一代的舞蹈艺术家不懈地踮起脚尖的努力,让芭蕾舞从不为人知的游戏性质的民间舞蹈,成长为今日的风靡世界数百年长盛不衰的舞蹈之王。芭蕾舞艺术隐隐约约地向世人昭示,踮起脚尖,前方将有更加美丽的风景在等待。      芭蕾舞剧中,演员们踮起脚尖改变了身体的比例,观众眼中的舞蹈演员们便有了一种高于生活的艺术魅力。人类踮起脚尖的原始动机或是为了看到一个原本看不到的美妙景色,或是为了摘到一个原本摘不到的丰硕果实。踮起脚尖的努力,让人们有了意料之外的收获,借助这种努力,人们有了一个更高的解读世界的角度,借助这种努力,人们把自己伸手可及的范围延伸,扩展。      或许有人会说,踮起脚尖太辛苦,不如我脚踏实地来得舒服来得安稳。那么我想告诉你,在没有进化成类人猿之前,人类是以四肢着地的方式在地上爬行,那是一种最舒适的行走方式。但直立行走,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直立行走是最痛苦同时也是最伟大的一步。两只手从行走中分离出来,人类才有了后来的钻燧取火,人类才能制造改变世界的工具。正是那一次痛苦的选择,人类征服世界的能力才有了突变与飞跃,人类与动物的世界才渐行渐远。      踮起脚尖,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年轻人有着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我们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我们有着发现新世界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不能贪图舒适,我们不能畏惧踮脚的辛苦。只有踮起我们的脚尖,才能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世界,只有踮起我们的脚尖,人类社会的薪火相传才能一代一代的延续。否则,我们只能是一条条躺在祖辈们的树荫下乘凉的小懒虫。

     年轻人,请与我一起踮起脚尖走路吧,你会发现一个别人看不到的美丽世界,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会有一种异样的精彩。                 踮起脚尖 (之四)     踮着脚尖是一种努力向上的生存姿态,是一种不安于现状,不满意脚下的位置的主动追求一种高度的心态。人类就是有这种精神的引导,才成为万物之灵长,才能在这生机繁茂的地球上繁衍不绝。     踮起脚尖是为了越过眼前的障碍,看得更高更远。少年鲁迅,因为父亲患病,常常往来于家与药铺之间,从而,萌生当一名医生拯救得国人的躯体。当他来到日本时,踮起脚尖回望国人,才发现国人的灵魂是如此麻木,纵然有健康的躯体,也只能作看客。踮起脚尖让他获得一种新的视野。他决定弃医从文,来唤醒国人的灵魂。踮起脚尖让他比任何一位作家都更清醒地看到民族的弊病和劣根性,从而开始振聋发聩的呐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没有台阶的情况下,踮起脚尖能让你视通万里。无数的国学大师,踮起脚尖,向古人学习,仰之弥高,钻之弥深。进而与古人比肩,甚至超越古人,从而奠定自己的学术基座。踮起脚尖才能神游前代,游刃有余,进而创造前无古人的学术成就。踮起脚尖,虽然只是提升一点点距离,可让我们的视野因此豁然开朗,让人类的理想更加高远。      踮起脚尖虽然辛苦,但为我们赢得了高度,实现了自我的超越。成龙出道时,非常平凡,但他踮起了脚尖,扎实地在影视圈打拼,在困难中咬牙坚持,千锤百炼,终于迎来自己的影视高峰,并走向好莱坞,成就自己的高度。假若他没有踮起脚尖的精神,他怎么有如此的高度。世上的事,没有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在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需要我们踮起脚尖,咬牙坚持去搏去争取。徐悲鸿在法国学西画时,被西洋学生嘲笑,为了捍卫国格,徐悲鸿提出让彼此代表自己的国家学画,到毕业时再一决高下。从此他踮起脚尖,在逼狭中苦学,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艺,每逢休息日,他常揣一快干面包去巴黎艺术馆潜心学画,最终在毕业时的展览中大获成功,让西洋学生自叹不如。踮起脚尖让他给“中国人学不好西画”的谬论一个有力的回击。      在与命运较量的舞台上,处于胶着状态时,需要我们踮起脚尖,尽力而为。踮起脚尖是为了更好地靠近目标,创造条件,进而摘取属于自己的玫瑰的尝试和挑战。      在中国贫油的时代,帝国主义列强藐视中国,妄图掐中国的脖子,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带领大家踮起脚尖,自力更生,用忘我,无私的付出,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开采技术,使石油产量大幅度提升,帮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世上少有十拿九稳的事,很多成功的获取需要我们踮起脚尖。在罗布泊,古人马革裹尸的战场,邓稼先等一代科学家,在漫漫大漠,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在几乎一片空白的研究领域,踮起脚尖,筚路蓝缕,自力更生,辛苦地开创了中国的核弹事业,让外国列强对中国不再虎视耽耽。如果没有踮起脚尖的勇于尝试,又哪来那举世瞩目的壮观的核弹爆炸的蘑菇云。踮起脚尖才能创造奇迹。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不都是万千人民踮起脚尖创造的神话吗?踮起脚尖是一种弥补,是克服生命局限的主动出击,是身处逆境时锲而不舍的坚持。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当下,更需要各国踮起脚尖,共同抵御金融风险,把世界经济扶向快车道。       踮起脚尖是顶住压力,敢于担当的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是“关乎家国,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当汶川地震袭来时,面对钢筋混泥土的大山,谭千秋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护住学生,踮起脚尖是为了给生者更大的生存空间。变形的脸,难以想象的姿态竭力与灾难抗争,他是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踮起脚尖,成就史诗般的生命姿态。因为踮起脚尖,祖国的花朵才开的更艳,热血师魂让万世景仰。三峡水电站的设计者们,顶住反对者的质疑,力排众议,经反复论证,抱着对祖国负责,对后代负责的态度,顶住压力,踮起脚尖拿出了三峡水电站的设计方案,让高峡出平湖,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能源综合利用工程,造福于百姓。王安石面对腐朽得祖宗之法,挺身而出,提出“祖宗不足法”。制定新法,只手托天,为革除弊政起了积极的作用,虽然变法最后没有坚持,但他踮起脚尖,勇于担当的精神千百年来为人们赞颂。踮起脚尖,铁肩担道义,成为古今无数仁人志士推动历史车轮的动力。    踮起脚尖,让五指紧抓大地,咬定青山不放松。    踮起脚尖,让我们游目骋怀,方知一览众山小“    踮起脚尖,让民族知难而上,人间万事出艰辛    踮起脚尖,无限风光就在前面。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 提供!

试题详情

21.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60分)

[解析]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突然想到必背名篇荀子《劝学》中有句话:吾尝跂而望焉,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跂而望,应该就是踮起脚尖(好像又说是踮起脚后跟,这个并不影响我来反弹琵琶立好意)来看,以便看到目标。但依靠人身体本身的高度和自身的先天禀赋是有限的,踮起脚尖当然就不如“登高”更能望远,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就能比巨人看得更远。文化的积累、思想的传承、科学的发展莫不如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拒绝踮起脚尖的小家子气,而要有登高望远的博大胸怀。

我们甚至可以说之所以要踮起脚尖,是因为自身的高度不够或者自信不够!

记得中学时候因为家贫匮乏,自己不长个子,每次测身高都试图踮起脚尖增加一点高度,甚至读大学的时候还在漂亮的女同学面前为自己165cm身高而自卑,内心里很羡慕有长得高的男同学。现在想来何必!对于身高、相貌甚至残疾等身体天赋和缺陷要敢于正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思想的高贵,何必踮起脚尖呢!这是个中心主题,中间可添加若干材料,如贝多芬的丑陋相貌与绝美音符、高贵的心灵,司马迁的宫刑与发奋修史等等。

网上热评2009年高考作文题之“最”,很多人认为最有挑战性的是湖南卷的《踮起脚跟》, “踮起脚尖……”是人的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平常用而又平常的动作。“踮起脚尖”能做什么?最直接的作用是能克服一定的视线障碍,让人看到更宽更远的地方;能摘到正常站着而不能摘到的果实;能借此攀上一个高一级的台阶!当然,“踮起脚尖”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种力所能及的努力”。人的许多成功都在于“力所能及的努力”。这“踮起脚尖”也是学生学习时摘到桃子的那“跳一跳”!“泰山不避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避细流,故能成其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不期望所有年轻人均一次“挟泰山以超北海”,但我们希望所有年轻人通过无数次的“力所能及的努力”成就事业,攀上南天门,蹬上“玉皇顶”!

   这“踮起脚尖”价值导向功能突出,又不乏一点含蓄,寓哲理于举手投足,以小见大。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这不有些故弄玄虚?价值引导何不直截了当?然而,如果说对于这样的念头也可以理解的话,那么推开说来,一切科学、人的思维就是多余的了!因为客观事物本来就是这样隐晦和含蓄。这一分含蓄,正是一种天然!

小时候,我们为了看到更高的风景,常常踮起小小的脚尖,一双渴望的眼睛痴痴地望向远处。脚尖提升了我们的高度,让我们的眼光延伸到了更远、更深的地方,于是我们收获了满足、快乐、梦想和一切的期待。我们不是巨人,所以我们的眼睛会被峰峦遮掩,而看不到行进的路;我们没有明察秋毫的智慧,所以我们的眼睛会被一些事物误导,而导致错误的判断;梦想的果实,也总不会在伸手可触的地方……那么你是否想过,只要踮起脚尖,稍稍地抬起我们的头,提升我们的眼光,我们就能看到行进的路--或蜿蜒,或宽窄,或陡峭……提前做好行进的准备,而不至于盲目乐观或消极悲观,最终顺利到达远方;我们亦能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至于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我们还能发现,脚尖提升后我们离梦想又近了, “星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

归纳三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