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7246  407254  407260  407264  407270  407272  407276  407282  407284  407290  407296  407300  407302  407306  407312  407314  407320  407324  407326  407330  407332  407336  407338  407340  407341  407342  407344  407345  407346  407348  407350  407354  407356  407360  407362  407366  407372  407374  407380  407384  407386  407390  407396  407402  407404  407410  407414  407416  407422  407426  407432  407440  447348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故不用语言而用唾之方向为五员指路,五员心领神会。 

B.作者赞赏江上丈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态度。 

C.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而江上丈人的智慧却在于懂得追求高尚的道德。 

D.文章最后一段,用小孩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粗”。 

参考答案:

试题详情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一组是 

①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②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③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        ④去郑而之许。 

⑤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      ⑥为矣,而无所以为之。 

A.①②⑥ B.③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试题详情

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过于荆,至江上。 

苛政猛于虎也。 

B. 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 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宋何罪之有? 

D. 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试题详情

2.文中画线的句子,暗换主语的一项是 

A.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  B.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C.过于荆,至江上,欲涉。       D. 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 

试题详情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其所宝者异也。      B.见一丈人,刺小船。 

C.吾不受也。        D.去郑而之许。 

试题详情

149.异宝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五员载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节选自《吕氏春秋·异宝》) 

试题详情

1.B(A中的“或”解释为“有时”,现代汉语中的“或”解释为“或许,也许”,“或者”等。B中的“而已”古今义是一致的,都解释为“罢了”。C中的“出身”在句中解释为“献身”,在现代汉语中是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D中的“通达”,在句中指“通晓”,现代汉语中指“明白人情事理”。)2.D(“疾”应解释为“急切”,这句表明孙登不愿接受封侯的急切心情,“急速”强调的是速度快或势头猛,如“疾风劲草”、“疾言厉色”。)3.B(A中的两个“以”都用作连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B组中的两个“见”意义和用法不一样,下句的“见”表被动。C中的两个“是”都用作指代词“这”。D中的两个“过”都解释为“经过”。)4.C(这一句中的“略”应解释为“简略、简单”。如果按译文中的解释,那么下面所讲的孙登与宾客“同车而乘”“共床而卧”这样礼贤下士的行为并无法解释。)5.D(①说明孙登礼贤下士,没有架子,属于“待人接物”的态度。②这是孙登对修明政治的结果的推想,显然不是“待人接物”的态度。③表明孙登对母亲的尊敬,符合题干的要求。④说明孙登不慕官位。不属于“待人接物”的态度。⑤表明他对步夫人的尊敬,属于“待人接物”的态度。⑥这主要是“拿弹弓者”和“从者”的行为,与孙登无关。)6.C(“养母徐夫人”有误,徐夫人是孙登的生母。)

参考译文:

孙登,字子高,孙权的长子。魏国在黄初二年,任命孙权为吴王,同时任命孙登为东中郎将,封为万户侯。孙登推辞侯爵,没有接受。这一年,立孙登为太子,给他选置师傅,精选了一些优秀的人才,作为他的宾客朋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人被选入东官,他们陪着孙登研读诗书,外出就跟着骑马射猎。……孙登接待他的官属,只是简单地使用平民的礼节,和诸葛恪、张休、顾谭等人则有时同车而乘,有时共床而卧。黄龙元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任命诸葛恪为左辅,张休为右弼,顾谭为辅正,陈表为翼正都尉,这就是所谓的四友。谢景、范慎、刁玄羊等人都是太子的宾客,因此东宫号称人才济济。

孙登有时去打猎,本来应当走田间小道,而他经常远远地避开良田,不去践踏庄稼,到了休息的地方,又选择空闲的地方。他就是这样不想烦扰百姓。他曾经骑马外出,有一颗弹丸从他身边飞过,手下的人便去寻找射弹丸的人。有一个人拿着弹弓,身上带有弹丸,大家都认为是他干的。审讯他,他却不承认,手下的人想揍他,孙登不允许,派人找到飞过的弹丸,和那人身上的弹丸比较一下,不一样,就把那人释放了。还有一次,孙登丢失了盛水的金马盂,查出盗窃的人,是手下的人干的,孙登不忍心给他处罚,就把他叫来责备数落一通,就打发他永远回家,并命令身边的人不再提这件事。

起初,孙登的生母地位低贱,徐夫人对孙登从小有养育之恩,后来徐夫人因为妒嫉被废黜,住在吴郡,而步夫人最得宠。步夫人有赏赐,孙登不敢推辞,只是恭敬接受罢了。徐夫人派人来,凡赐给他的衣服,他必定沐浴之后才穿。孙登将被册立为太子,他推辞说:“本原确立,道义才能产生,要立太子,应当先立王后。”孙权问:“你的母亲在哪儿?”孙登回答说:“在吴郡。”孙权听了,沉默不语。

孙登立为太子总共二十一年,他三十三岁去世。临终前,他上书说:“我私下听说下面部县有不少地方荒芜残败,百姓生活因苦,奸邪祸乱萌生,因此法令频繁增加,刑法更加苛刻。我听说治理政事要顾从民意,法律政令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眼下确实有必要和将相大臣们仔细地选择合乎时宜的政策,广泛采纳众人的意见,宽缓刑法,减轻赋税,适当地取消一些劳役,以顾应百姓的希望。陆逊对时政忠诚勤勉,献身忧国,尽心为公,有不谋私利的气节。诸葛谨、步骘为国尽忠,通晓治国的体制。可以让他们献出有益于国家和百姓的办法,除掉苛刻烦琐的政策,爱护养育兵马,安抚慰藉百姓。五年以后,十年之内,远方的人归顺,近处的人尽力。兵器不染鲜血,一统天下的大事就可以确定。希望陛下留意听取采纳我的意见,我即使死了,也还象活着的时候一样。”在他咽气以后,章表才呈报上去,孙权越发感到悲伤,一开口眼泪就流出来。赐他宣太子的谥号。

试题详情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登是孙权的长子,后立为皇太子,他平易近人,在身边聚集了一批人才。

  B.孙登爱护百姓,不扰民,明辩是非,宽以待人。

  C.孙登孝顺母亲,特别是对养母徐夫人恭敬有加,他坚决要求孙权立徐夫人为后。

  D.孙登盛年而卒,临终上疏对国事多所建议,特别提出国家的政令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这篇上疏感人至深。

参考答案:

试题详情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孙登“待人接物”态度的一组是

①登待接竂属,略用布衣之礼。     ②远者归复,近者尽力。

③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④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

⑤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⑥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试题详情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忍致罚,呼责数之。--不忍心处罚,只是把他叫来责备了一番。

  B.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有一个人拿着弹弓,带着弹丸,大家都认为他就是那个射弹丸的人

  C.登待接竂属,略用布衣之礼--孙登对待下属,少用平民的礼节

  D.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孙登死后,这篇上疏才被孙权看到,孙权更加悲痛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