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7277  407285  407291  407295  407301  407303  407307  407313  407315  407321  407327  407331  407333  407337  407343  407345  407351  407355  407357  407361  407363  407367  407369  407371  407372  407373  407375  407376  407377  407379  407381  407385  407387  407391  407393  407397  407403  407405  407411  407415  407417  407421  407427  407433  407435  407441  407445  407447  407453  407457  407463  407471  447348 

1.D(厚:注重,重视。)

试题详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之父居官廉洁,俸禄微薄,他不让俸禄有节余是因为他认为俸禄会成为自己的累赘。

B.欧阳修的祖母去世后,无论“岁时祭祀”,还是“间御酒食”,欧阳修之父都会流泪,为不能好好奉养她而终身感到遗憾。

C.世间治狱的官吏每每想要置犯人于死地,欧阳修之父却经常为死囚寻求生路,为的是不让被处死的人有遗恨。

D.欧阳修年幼丧父,太夫人以“汝父之志”教育他,断定他必能承继父业,光宗耀’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试题详情

3.下列句子分别遍为四组,最能成为欧阳修之父“必将有后”的依据的一组是

①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②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

③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④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⑤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⑥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

A.①3⑥   B.②3⑤   C.①②④   D.④⑤⑥

试题详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今有余,其及也         后世之谬其传而不能名者,可胜道也哉

B.吾不能知汝必有立         老臣窃以为媪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C.吾于汝父,知其一二,有待于汝也  怀王悉发国中兵,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D.以其有得,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德何如,可以王矣 

试题详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而为生     庇:依靠

B.间酒食      御:进用

C.屡而叹      废:停止,搁置

D.其心于仁者邪   厚:厚道,忠厚

试题详情

135.修不幸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况且)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指占卜、算命的人)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  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欧阳修《泷冈阡表》节选)

试题详情

5.C(“甘愿作人质”的不是差役,而是差役说解思安愿作人质。)

参考译文:

当初,寿春县人苟泰有个三岁的儿子,遇强盗时丢失了,数年不知道孩子的下落。后来发现孩子在同县人赵奉伯家里。苟泰以此状告赵奉伯。苟泰与赵奉伯都申言那是自己的儿子,并都有邻居作证。郡、县官员不能决断。李崇说:“这容易弄清楚。”令二人与那孩子隔离(拘禁),拘禁过了几十天,然后派人(分别)告诉他二人说:“你儿患病,不久前突然死亡,(官府)解除监禁,你可出去办理后事。”苟泰听后放声大哭,悲痛不已;赵奉伯只是叹息,没有特别悲痛之意。李崇分析了解到的情况,就把孩子判给苟泰,追究赵奉伯诈骗罪。赵奉伯于是如实招供:“我以前丢失了一个儿子,于是便冒认了这个孩子 。”

另外定州流民解庆宾史弟因犯法一同被发配扬州充军。弟弟解思安躲避劳役逃回来,解庆宾怕以后为此事追究责罚,(想把弟弟的)户籍注销,于是冒认城外一具死尸,诈称其弟被人杀害,将尸体送回家中殡葬。(这死人的相貌)很像解思安,见到的人难辨(真假)。又月女巫阳氏自称见到鬼,述说解思安被害时痛苦饥渴之情景。解庆宾又诬告同为配军的苏显甫、李盖杀害了解思安,经州治大堂审理此案,二人受不住刑罚之苦,各自(违心)招认。

官司将结案,李崇发现疑点,暂停结案。他密遣州内人不认识的两个差役,自称是从外地来的,找到庆宾告知:“我们住在本州,离你这里有三百里,最近有一个人经过我们那里到家中投宿,夜里一起聊天,我们怀疑他有问题,当即便追问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说是被流配充军,躲避劳役逃出来的,姓解字思安。当时我们打算将他送交官府,他哀求我们,称‘我有兄长叫庆宾,今住扬州相国城内,嫂子姓徐;你们若是怜悯我,就去告诉他,替我说清原委;家兄闻此一定会重谢,拿出所有资财他都不会吝惜。现今只管把我作人质,若是前去什么报偿也没得到,再把我送到官府也不晚呀?’因此,我们来拜记你说明情况。你估摸要放你弟弟应给我们多少财物。如果你不信,可随我们察看实情。”解庆宾怅然失色,请求我们稍等一下,自己好去筹备财物。二差役将情况详细禀报李崇。李崇逮捕了解庆宾,问道:“你弟弟逃跑了,你为何冒认别人的尸体?”解庆宾认罪招供。再审问李盖等人,他们说自己是屈打成招。几天之后,解思安也被人绑缚送来。李崇传唤女巫来见解思安,打了她一百鞭子。

试题详情

4.D(①句与④句,只是办案中的作法,不能视为确凿的结案证据。)

试题详情

3.C(“爱”这里作“吝”讲,现代汉语中无此义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