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释之秉公执法,坚持原则,他认为,即使是皇上、太子也不能不守法。
B.张释之正直,不阿谀奉承。在霸陵,左右都迎合文帝的意思,而张释之敢于说直话。
C.在处理“惊舆马”和“盗玉环”两件事时,开始文帝认为张释之处罚过轻。经张释之的坚持,文帝最终同意了他的意见。
D.景帝还是太子时,张释之弹劾过他“不下公门,不敬”,后来景帝当了皇帝,张释之因恐惧而生了疾病,过了一年多就病死了。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释之“依法办事”的一组是( )
①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
②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
③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门。
④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
⑤释之奏曰:“此人犯跸,当罚金。”
⑥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B. 是法不信于民也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C .人亡道,乃盗先帝器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 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请徙释之谒者仆射 徙:迁徙,贬职
B.因前言便宜事 便宜:廉价
C.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当:判决
D.卒见谢,景帝不过 不过:不原谅
8.张释之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谒者仆射。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文帝称善。
从行。上登虎圈?①,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无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②,亡其实。”文帝曰:“善。”乃止。 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③,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薄太后闻之,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从行至霸陵?④。上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絮陈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释之前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亡可欲,虽亡石椁,又何有戚焉?”文帝称善。拜释之为廷尉。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曰:“闻跸?⑤,匿桥下。久,以为行过。”释之奏曰:“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固不败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民安所错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文帝崩,景帝立,释之恐。称疾欲免去,惧大诛;欲见谢?⑥,则未知何如。卒见谢,景帝不过也。释之事景帝岁余,年老病卒。 太史公曰: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语》曰:“不知其人,视其友。”张季之所称诵,可著廊庙。《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张季近之矣。
注:①虎圈:养虎的牢槛。②口辩:能言善辩。③司马门:汉代宫廷的外门。当时的宫卫条令规定:出入司马门必须下车,违者“罚金四两”。④霸陵:汉文帝为自己修造的陵墓。⑤闻跸:听到警跸的传呼。天子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⑥见谢:见帝而谢罪。
6.(参看译文划线处)
[参考译文]
苏武,字子卿,少年时由于父亲(职位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三人)都做了郎官,后来慢慢提升到栘中厩监。这时,汉朝连年讨伐匈奴,双方都屡次派使者去窥探对方的虚实。匈奴扣留了汉朝使者郭吉、路充国等十多批人。匈奴的使者来,汉朝也扣留下他们,算是抵数。(汉武帝)天汉元年,(匈奴)且鞮侯单于刚即位,害怕汉朝袭击他,就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全部送回了汉朝被扣留的使者路充国等人。汉武帝嘉奖他明大义,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官衔,拿着旄节把被扣留的匈奴使者遣送回去,趁便送一批丰厚礼物给(且鞮侯)单于,以答谢他(改善关系)的好意。苏武(接受使命后)和副使中郎将张胜,临时充任的随员常惠以及招募的士兵、侦察兵一百多人一起出发。到了匈奴之后,就把准备好的一份礼物送给单于,答谢他(改善关系)的好意。而单于却更加骄傲起来,这不是汉朝原来所希望的。
匈奴正要派出使臣护送苏武等人回国,恰逢发生匈奴的缑王和汉朝原来的长水虞常等一批人谋反案件。缑王就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曾经跟昆邪王一起投降过汉朝。后来跟浞野侯赵破奴(兵败被俘投降)而留在匈奴,他们伙同(汉朝叛臣)卫律等人,暗中谋划,企图劫持单于的母亲并投奔汉朝。这时正好苏武一行人到了匈奴。虞常在汉朝时,平常跟副使张胜熟悉,偷偷去找张胜说:“听说汉朝天子非常怨恨卫律,我能够替汉朝用暗箭射死他。我母亲和弟弟都留在汉朝,希望能得到汉朝的赏赐。”张胜答应了他,并送了些财物给他。一个多月之后,单于出外打猎去了,只有阏氏和子弟们留在王宫。虞常等七十多人想(趁机)起事,(不料)其中有一个人连夜逃走告发这件事,单于子弟便发兵和他们作战,缑王等人全部战死,虞常被活捉了。
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个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恐怕以前(和虞常说)的话被揭发出来,把经过情况告诉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就一定要牵连到我身上,受到了侮辱才去死,就更加对不住国家了!”想自杀,张胜、常惠一道劝阻了他。虞常果真把张胜牵连了进去。单于非常生气,召集贵族们来商议。左伊秩訾说:“假如(他们)谋害单于,(你们)将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最好叫他们全部投降。”单于叫卫律去召苏武来受审。苏武对常惠他们说:“丧失气节,辱没了国家的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面目归汉呢!”拔出佩刀往自己身上刺。卫律大吃一惊,亲自上前抱住了苏武,(派人)骑马去请医生。在地上挖个坑,(在坑内)烧起只冒烟的文火,把苏武伏在上面,轻拍他的脊背,让血淌出来。苏武气绝半天才恢复呼吸。常惠等人都哭了,把苏武抬回营帐。单于非常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派人问候苏武,而把张胜关押起来。
5.A(B项不是张胜唆使;C项卫律没有归汉之心;D项文中没有张胜投降的内容。)
4.B(①句讲汉帝派他出使,⑤句写苏武被人救治,苏醒过来,⑥句是单于对苏武敬佩的表现。)
3.C(A项古义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为“妻子的父亲”;B项古义为“有交情”,今义为“相互了解”;C项为“互通使者”;D项古义为“互相抵数”,今义为“相等”。
2.B(A项做“用来”讲;B项上句做“趁便”,下句做“于是”讲;C项做“替”讲;D项做“这”讲。)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