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673  40681  40687  40691  40697  40699  40703  40709  40711  40717  40723  40727  40729  40733  40739  40741  40747  40751  40753  40757  40759  40763  40765  40767  40768  40769  40771  40772  40773  40775  40777  40781  40783  40787  40789  40793  40799  40801  40807  40811  40813  40817  40823  40829  40831  40837  40841  40843  40849  40853  40859  40867  447348 

1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记录NaOH溶液与盐酸均匀混合后溶液的最高温度

C.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时,小火缓慢加热,防止晶体飞溅

D.配制0.1mol·L1H2SO4溶液时,将浓硫酸直接注入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线

试题详情

10.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Al、Br、CO、I、SO六种离子中的几种。(1)在该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2)向呈橙黄色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3)橙黄色溶液与淀粉溶液作用不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在该溶液中肯定都存在的离子组是(   )

A.Na、Br、CO                    B.Na、I、SO

C.Al、I、SO                     D.Al、Br、CO

试题详情

8.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含SO42-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试题详情

7.下列实验的失败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 

    ①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供热制乙酸乙酯

    ②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的Cu丝冷却后插入乙醇中,Cu丝表面仍是黑色

    ③要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得到干燥纯净的甲烷,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④做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溶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⑤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后未析出银镜

A.①④⑤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

试题详情

6.下列各图是中学化学常用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取用粉末状药品      

D.对液体物质加热

试题详情

30.下图是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

(1)吸收塔C中通人空气的目的是            

A、B、C、D四个容器中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字母)。

(2)已知:4NH3(g)+3O2(g)=2N2(g)+6H2O(g);△H=一1266.8kJ/mol

  N2(g)+O2(g)=2NO(g);△H=+180.5kJ/mol

写出氨高温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已知:N2(g)+3H2(g)2NH3(g);AH=一92kJ/mol。为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宜采取的措施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 

E.及时移出氨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H2和N2按3:1(体积比)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混合气中NH3的气体体积分数为17.6%,此时H2的转化率为     

试题详情

29.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m A(g)+n B(g) p C(g)+q D(g);△H

(1)若开始时加入A物质mmol,欲使A与B的转化率相等,则加入B物质_______mol 。

(2)相同的压强下,充入一定量的A、B后,在不同温度下C的百分含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3所示。则T1________T2(填“>”、“<”或“=”),该反应的正反应的△H_________0(填“>”、“<”或“=”)。

(3)一定条件下,从正反应开始达到化学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4所示,测得达到平衡时A、B、C、D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

①若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原平衡体系中再通入A、B、C、D各1 mol,则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②若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原平衡体系中再通入A、B、C、D各1 mol,则体系中气体的密度(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试题详情

28.2 L容器中,分别将物质的量均为2.00 mol的SO2、O2混合,在不同温度(T)

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并

在第10 s时分别测定其中SO3的体积分数(SO3%)

并绘成如图所示曲线:

(1)此反应的正反应为     热反应;

(2)A、B两点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vA   vB

(填=、>或<,);以O2表示T0对应的平均反应速率(O2)=       

(3)温度T<T0时,SO3%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4)若B点SO3的体积分数为40.0%,则SO2的转化率为    

(5)若将B点的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    g。

试题详情

27.Ⅰ.在条件为10 ℃和2×105 Pa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dD(g)+eE(g)建立平衡后,再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温度维持不变)。下表列出了不同压强下反应建立平衡时物质D的浓度。

压强/Pa
2×105
5×105
1×106
D的浓度/mol·L1
0.085
0.20
0.44

右图表示在10 ℃和2×105 Pa下,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的变化。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10 ℃和2×105 Pa时,该反应的H_____0, (填“>”或“<”)。

(2)压强从2×105 Pa增加到5×105 Pa时,平衡向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_______。

(3)压强从5×105 Pa增加到1×106 Pa时,平衡向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    。平衡之所以向该反应方向移动,是由于   

Ⅱ.在温度t℃下,某NaOH的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t℃),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

序号
NaOH溶液的体积/mL
盐酸的体积/mL
溶液的pH

20.00
0.00
8

20.00
20.00
6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