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7690  407698  407704  407708  407714  407716  407720  407726  407728  407734  407740  407744  407746  407750  407756  407758  407764  407768  407770  407774  407776  407780  407782  407784  407785  407786  407788  407789  407790  407792  407794  407798  407800  407804  407806  407810  407816  407818  407824  407828  407830  407834  407840  407846  407848  407854  407858  407860  407866  407870  407876  407884  447348 

9.(北京市东城区2008-2009学年度综合练习〈一〉)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 -(3)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 ①谢将军:谢向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十分欣赏,彻夜长谈,从此名声大振。

(1)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B.诗人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的际遇非常羡慕,夜泊牛渚,怀古之情涌上心头。

   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D.这首诗简明而又单纯,没有深刻复杂的内容,却有着一份悠然不尽的神韵。

(2)这首诗中的“空”字对颈联的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                                            

(3)针对这首诗尾联的内容,具体谈谈诗人的无尽情思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答:                                              

答案 (1)C(“余亦能高咏”是说“我”也有高咏的才华,不是说诗人“发出高亢的呐喊”。)

(2)“空”字是“白白地”“无用地”的意思,强调对谢将军的怀念是毫无用处的。这个“空”字统领了颈联的内容。颈联指出,“我也能像袁宏那样高吟好诗,可是没有谢尚那样的人来说,感慨当世不再有谢将军那样的爱才识才之人来赏识“我”的才华,与颈联的“空”来呼应,抒发怀才不遇的深沉叹息。

(3)尾联想象次日一早扬帆远去,落叶纷纷的情景,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凄冷寂寞,体现无尽的伤感之情。

试题详情

8.(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第二次抽样测试)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遇旧友

 吴伟业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注] ①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消息苦难真:听到关于朋友的消息,也苦于难辨真假。

   B. 拭眼惊魂定:擦干百感交集的泪水,惊悸的心安定下来。

   C.衔杯笑语频:难得相遇的老朋友举杯同饮,笑语频频。

   D. 白首两遗民:战乱中我已白发苍苍,成了被遗忘的人。

(2)“已过才追问”一句中的“已”“才”两字似不着力,实则耐人寻味。请简要说明。

答:                                            

(3)请简析“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                                             

答案 (1)D(“成了被遗忘的人”错。)

  (2) “已”强调了两人已经擦肩而过,“才”强调了错过之后才觉面熟,又回去“追问”的情形。两字呼应,表现了两人变化之大,突出了相逢的意外。

  (3)这两句强调了“离乱”,交待了相逢的背景,表明了相逢的不易,突出了相逢的惊喜,也才有了相认后的盛情相待。给相逢之喜增加了悲凉的色调。

试题详情

4.(安徽省泗县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综合测试题)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 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中 秋 月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2)请就《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答:                                                

                                                 

答案 (1)白诗:抒发了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闷(抑郁、惆怅、失落等)之情。

苏诗:面对不可永在的中秋美景,抒发了人生难料,前景未卜的感叹,表达了应珍惜眼前美好时光及时享受快乐的思想。

(2)昔年与今年的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

乐情与哀情的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

试题详情

3.(安徽省怀远县第三中学2009年高三第七次月考)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天。

          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蔬”。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答案 (1)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

(2)“假寐”更好。“假寐”,即坐着打盹儿,表明诗人旅途劳顿,要睡又因心绪不宁,只得“假寐”,同时由本句的“坐”的“卧”,层次清楚。而“不寐”则与第四句“卧听”重复。(说“不寐”好,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