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描写--点面结合)
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抒情--直抒胸臆)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4、“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搔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
(描写--正侧)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写罗敷的服饰美;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
3、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颁《雨后池上》)
(描写--动静结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的一种动态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另外,以“明镜”喻池塘,突出了池水之平净。
2、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绝》)
(描写--以动衬静)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1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记叙)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1、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议论)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夸张)形容愁思的深重。
5、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借代)“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4、“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反问)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