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4.“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3.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12.[以]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