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8455  408463  408469  408473  408479  408481  408485  408491  408493  408499  408505  408509  408511  408515  408521  408523  408529  408533  408535  408539  408541  408545  408547  408549  408550  408551  408553  408554  408555  408557  408559  408563  408565  408569  408571  408575  408581  408583  408589  408593  408595  408599  408605  408611  408613  408619  408623  408625  408631  408635  408641  408649  447348 

4.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A.就“线索”而言,文章结构上“单线”“复线”之分,本文属于单线结构。

    B.文中类似于《荷塘月色》中不满现实而幻想超脱的感慨,只是并不渗透于全篇。

    C.作者长于运用比喻描摹事物,例如用“新砑的银子”比喻月色就很新鲜别致。

    D.构思细密,材料的取舍、层段的呼应都深具匠心,只是三个场景之间缺乏过渡,可

    谓白璧微瑕。

    E.语言质朴平易,遣词不雕琢,造句不矫情,以平平实实之文叙普普通通之事,抒实

试题详情

3.这篇文章是什么体裁?以“冬天”命题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出两点)

                                      

                                      

                                        

试题详情

2.作者描写了三个场景,渲染出了各自不同的氛围。请概括表述这三个场景,并说明其氛

 围特点(前者不超过10个字,后者不超过5个字)

  场景一:               氛围特点:              

  场景二:               氛围特点:              

  场景三:               氛围特点:              

试题详情

冬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白煮豆腐。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着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子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那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白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象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亮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象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声,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慈寺去,是阿弥陀佛的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还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的了,以后便没有消息了。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于,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一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火把,但却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了,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使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了学校去之外,常家里坐着。妻子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橱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他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露着天真的微笑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那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1.补写已经略去的简短结尾(补写的文字必须能够照应全文内容,不超过20个字)

                                         

试题详情

4.下面对文章的一些赏析,哪一项不恰当?                              (   )

    A.“观海则意溢于海”,作为审美对象的沧海,被注入了作者的感情和哲理的感悟,文

    章营造出了内外交融、物我两忘之境。

    B.文章始终将抒情和感悟依托于对大海的生动描绘,因而蕴含的哲理让人信服,抒发

    的情愫使人感动。

    C.文章气韵磅礴,笔势雄放,但作者有放有收,纵擒自如,并不忽视结构章法。全文

    为“总-分-总”式,主体部分则层层递进,一步步将抒情推向高潮。

    D.本文的修辞丰富错综,对偶与排比造成气势的雄放,对比与通感带来表达的鲜明,

加以词汇丰富,语言表达可以说是诗意盎然。

试题详情

3.文中三处加线的词语各指什么?(可以组织文中相关的词语或短语回答,也可以用自己

  的话回答)

①非常美好的东西                                

②比风暴更伟大的力量                               

③很难读懂的大深奥                               

试题详情

2.第一自然段中说“天外滚滚而来的蓝色文字和发出雷鸣般声响的白色标点,使我领略着

  这天与地之间的大书中深邃的哲理。”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试题详情

读沧海

我来到海滨,亲吻着蔚蓝的大海。我贪婪地读着沧海这不朽的大自然的经典,读着浪花,读着波光,读着迷蒙的烟涛。天外滚滚而来的蓝色文字和发出雷鸣般声响的白色标点,使我领略着这天与地之间的大书中深邃的哲理。

打开海蓝色的封面,聆听着太阳清脆的铃声,海底朦胧的音乐,我看见了安徒生童话里天鹅洁白的舞姿,罗马大将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奥佩特拉海战中交融着爱与恨的戏剧,灵魂复苏的精卫鸟化作飞鸥在寻找当年投入海中的树枝,徐悲鸿笔下的马群在蓝色的大草原上仰天长啸,舒伯特的琴键星星般在浪尖上频频跳动……此时此刻,我感到自身发生了一种神秘的变化,一种非常美好的东西复归了。我感到自己的世界在扩大,胸脯在奇异的伸延,一直伸延到海天相接处,同天,同海,同躲藏着星月连成一片。喜悦突然像涌上海面的潜流,滚过胸间,使我暗暗激动。生活多么美好,这大海拥载着的土地,这土地拥载着的生活,多么值得我爱恋。

面对大海,有人读到豪壮,有人读到寂寞;有人体悟爱情,有人感受仇恨;有人渴求着生,有人寻找着死。大海是双重结构的生命;潮与汐,深与浅,洪涛与微波,巨鲸与幼鱼,狂暴与温柔,清新与混沌,怒吼与低吟,日出与日落,诞生与死亡。颤抖的岁月中,多少江河挟着泥沙污染你的蔚蓝,多少鲸鲨的尸体毒化你的芬芳,然而海浪依然活泼,波光依然明艳,海水依然清澈。阳光下,我一直读到浅海海底,读到沙,读到珊瑚,读到飘动着的海带。那些蹈海的英雄、穿越怒涛的探险者、潜入深海发掘化石的科学家,你们在海床上找到了大海净化自我、战胜自我的答案吗?你们像我一样,读到了大海这种比风暴更伟大的力量吗?

然而,读着大海,我却困惑了,我的视线未能穿越海底。我知道,那儿有很难读懂的大深奥,人类一旦解读了这大深奥,世界将三倍地富有。然而我知道今天的海,是曾经化为桑田的海,是曾经被圆锥形动物统治过的海,是曾经被凶猛的海蛇和海龙霸占过的海。而今,寒荒的波涛世界变成了繁忙的人间。我读着海,读着眼前掠过的七彩风帆,读着破浪驰骋的威武舰队,读着层楼巨厦似的庞大油轮,读着海滩上红白相间的帐篷和沙地上沐浴着阳光的男人女人,我相信,20年后的海,百年千年后的海,又会有另一种壮观,另一种七彩,另一种海与人的和谐世界。海底世界据说是永恒的黑暗,但我相信那儿每时每刻都在酝酿着惊人的巨变。海面上顷刻间,波平浪静就能化为波峰浪谷,正是深海永不平静的讯息。我曾经千百次地思索,如今我明白,大海绝不留恋过去,永远追求未来,追求更新和进化。

大海,我心中伟大的启示录。

1.本文的题目是“读沧海”,如果改为“观沧海”或“望沧海”好不好?为什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