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1)孟子顺着梁惠王的功利思想,从反面推论,指出交互征利的严重后果“□□”,并正面提出君主只要讲“□□”就不会出现“□□□”“□□□”的严重后果。
(2)概括文章主旨。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①,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②;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③;南辱于楚④。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⑤,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五)
[注] ①晋国天下莫强焉当年天下没有一个诸侯国比晋国强大。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三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建立诸侯国。魏独得晋国的故都,所以梁惠王还自称其国为晋国。 ②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在东方,于马陵之战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魏申被俘虏而殉国。 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在西方,被秦国袭击,割去河西七百方里的土地给秦国。 ④南辱于楚在南方,又于襄陵被楚国打败,失去八座城池,饱受侮辱。 ⑤比,音bì,为、替。一,全部。洒,音xǐ,洗也,洗雪。
(1)本章孟子提出了:“□□□,□□□,□□□□” 的“养民”措施和修习“□□□□”的“教民”措施,体现了其“仁政”思想。
(2)结合文本简要说明你对战争的看法。
徐子曰①:“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说:“源泉混混②,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③浍④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一八)
[注] ①徐子:姓徐,名辟,孟子弟子。②“混混”即“滚滚”,泉水涌出的样子。③沟:水渎,深、广各四尺的田间水道。 ④浍:深二仞、广而寻的田间水道
(1)源泉能不舍昼夜,是因其有“□”,否则,就会“□”,,孟子认为“□□□□” (限填4字)是可耻的。
(2)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说说为何为学要如流水,“盈科而后进”?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1)按孟子的说法,孔子认为禹、稷和颜回“贤”,是因为他们“□□” ,如果“易地则皆然”是说假如他们时空地位互换,也会有相同的做人的原则,这相同的原则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意对即可)
(2)为什么孟子说“禹 稷颜回同道”,请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公孙丑》上·六)
[注] ①端:开头,起。②因贼:伤害
(1)孟子把“□、□、□、□” “四端”比作人之“四体”,认为这是生来就有的,而要保四海而王天下,还应“□□”。
(2)孟子又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结合上面的选段,孟子认为人应该如何去追求“仁义”?谈谈你的认识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霸。(《孟子·公孙丑下》)K^S*5U.C#O
(1)孟子认为有大作为的君主与贤才商讨大事,就应“□□”,而贤才如果君主不能“□□□□”就不值得与之共事。伊尹、管仲就是孟子所说的“□□□□”
(2)孟子主张君主“欲有谋焉,则就之”,请简要分析孟子的思想。
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②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③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注释:①人名,战国时宋国大夫。②战国时齐国最繁华的街里。③人名,战国时宋国的善士。
(1)有一个以学习语言为喻说明环境对人影响的深远成语就是从本章简化而来,这个成语是□□□□。孟子认为要让齐王“之善”,仅有一个人不能有多大影响,这句话是“□□□□□□□□□□。
(2)三字经中提到孟母“择邻处”,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请结合选文并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1)用原文词语填空
一个人丧失本心叫“□□”,把本心找回来就叫“□□”,“哀哉”指的是“□□□□□□□”
(2)孟子的“求放心”和现代人所说的“放心”,意义有无差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①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③;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④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⑤: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①诚:真是。②熄:同“息”。他们不活动,则天下平息无事。③冠:男子承认后戴的帽子,这里用作动词,开始戴上承认的帽子;命之:主持典礼,给予训词。④女:同“汝”。⑤淫:乱;移:变;屈:挫抑。富贵不能乱其心,贫贱不能变其节,威武不能挫其志。
(1)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称不上“□□□”是因为他们“□□□□,未能“□□□□□□”
(2)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
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①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②,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①沈同:齐国大臣。②为天吏:奉行天命的天子
(1)从选段看孟子认为讨伐燕国,但必须由“□□”去讨伐,杀人犯该杀,但必须由“□□”去杀,如果一个无道的国家去征伐另一个无道的国家就叫“□□□□”。(用原文回答)
(2)孟子是认为燕国可以讨伐,杀人犯可以杀掉么?为什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