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9116  409124  409130  409134  409140  409142  409146  409152  409154  409160  409166  409170  409172  409176  409182  409184  409190  409194  409196  409200  409202  409206  409208  409210  409211  409212  409214  409215  409216  409218  409220  409224  409226  409230  409232  409236  409242  409244  409250  409254  409256  409260  409266  409272  409274  409280  409284  409286  409292  409296  409302  409310  447348 

20.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6分)

(1)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①本文重点写参观,其选材并不限于对鲁迅故居的访问,而是前伸后延,写了“道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剪裁别具匠心。

②文章以参观鲁迅故居的游程为外部线索,以追寻精神家园和赞颂鲁迅精神为内部线索,两条线索互为表里,相互映衬(如,百草园中欢乐的孩子们与肩住闸门的“勇士雕像”的映衬,归途中田园风光与鲁迅的“好的故事”的映衬),完美地表现了文章主题。

③开头与结尾先抑后扬,前后照应,思想和情感逐层推进,逐层深入,从而巧妙地将文章导向高潮。

(2)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  

文中联想,主要表现为三处:一是山川的壮美与我心中的“巨人形象”融合在一起;二是目睹孩子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脑中出现“勇士的雕像”;三是牧歌式的田园风光,使我联想到鲁迅所想望的“好的故事”。

① 三处联想,都自然贴切,意绪贯通。

② 三处联想,层层推进,有力开拓和升华了文章主题。

   (3)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①移步换景,情景交融。无论是雄伟的钱塘江大桥、高大的六和塔,还是诗画般的田园风光,既是作者游程中所见之景,又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情景的交融与渗透生动地称出文章的精神内涵。

②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文中既有鲁迅塑像。鲁迅故居、三味书屋以及山川桥塔等作者眼中之景,也有“勇士雕像”和鲁迅笔下的“好的故事”等作者心中之景。虚实相生的运用,有效地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试题详情

2010]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涉江采芙蓉,        。采之欲遗谁?      。(《涉江采芙蓉》)

(2)不违农时,     ;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答案](1)兰泽多芳草,所思在远道。(2)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3)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需要注意的是错别字现象,(1)中的“兰”有可能误写为同音字,(2)中的“罟”、“洿”较为生僻,(3)中的“伸”也有可能误写为同音字。相对09年默写,取消选择性,难度有所增加,需要考生具备较好的古诗文的背诵能力,而且要书写正确。

试题详情

2009]15.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文默写。(必须默写)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蜉蝣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 《屈原列传(节选)》)

(2)古诗默写。(任选一首诗)

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杜甫 《客至》)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答案] (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①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②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试题详情

2008]6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

(2)古文默写。(共两段,任选一段默写)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试题详情

2007]16.古诗文默写(6分)

  (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古文默写。(共两段,任选一段)

   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①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试题详情

15.(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试题详情

2006]15.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试题详情

2005]17古诗文默写。(6分,每小题1分)

  (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曹操《短歌行》)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荀子《劝学》)

  (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 (司马迁《屈原列传》)

  (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解析]:本题严格遵循了高考考纲湖南补充说明的规定,背诵内容为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前三句为诗歌,后三句为散文,可谓言而有信;放弃了差额选作的方式,要求每句都做,且每句只一分,有助于防止取巧,可考的面又广,对考生平时学习优秀民族文化典籍是一个很好的引导,私下认为此法不妨坚持下去,对中学语文的教与学绝对是有好处的。平时要重积累,尤其是背诵时要记准,不能多字,不能少字,也不错字。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