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09519  409527  409533  409537  409543  409545  409549  409555  409557  409563  409569  409573  409575  409579  409585  409587  409593  409597  409599  409603  409605  409609  409611  409613  409614  409615  409617  409618  409619  409621  409623  409627  409629  409633  409635  409639  409645  409647  409653  409657  409659  409663  409669  409675  409677  409683  409687  409689  409695  409699  409705  409713  447348 

2.将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个长句,要求:保留全部信息,可以增删个别词语。

①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2010年税率调整提案。

②美国在2月27日公布了这一提案。

③美国高收入者有260万。

④将高收入者的两项高收入税的税率提高至36%和39.6%。

⑤今天,美国国会通过了这个提案。

答:                                       

                                      

答案:今天,美国国会通过了2月27日公布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将260万高收入者

的两项高收入税的税率提高至36%和39.6%的2010年税率调整提案。

试题详情

1.请按照题目的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其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①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对自己的侵华历史进行认真反省。

②因此大多数中国民众对日本政府不抱有好感。

③这是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

(1)以“一家民营机构”为开头: 

                                      

                                      

(2)以“大多数中国民众”为开头: 

                                      

                                      

答案:(1)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是大多数中国民众因

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对自己的侵华历史进行认真反省而对其不抱有好感。

(2)大多数中国民众因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对自己的侵华历史进行认真反省而对其不抱有

好感是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

试题详情

30.B 出产:天然生产或人工生产。生产:人们使用工具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消费: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资财富。浪费:无节制或不恰当地使用财物、人力、时间等。引领:引导、带领。领导:带领并引导大家开展工作。

试题详情

29.B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与“但是”搭配。只有:表示唯一的条件,现代汉语中多与“才”或“方”呼应。只要:表示必要条件。从句子看“通过进一步深化安全改革”是“能实现”的唯一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试题详情

28.A “打击”,攻击使受挫,使用不当;“打破”,突破原有的纪录、限制、规定或拘束等,符合上下文意思,使用准确无误。“形式”,①事物的形状、结构;②表现内容的方式方法。“方式”,方法和形式。都可以与上文搭配,但“方式”更强调“做事”,使用更加自然。“减少”,减去一部分,可以搭配“环节”。“缩减”,紧缩减少,“缩”的含义与原文意思照应不够妥帖,与“中间环节”搭配不当。

试题详情

27.B “壮心不已”指年虽老而志不衰,与句中对大片的形式的表述不合适,可改为“纸醉金迷”(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

试题详情

26.D A项“因此”应改为“仿佛”。B项“反映”应为“反应”,“反应”指事情发生后在人们中间引起的意见或行动。C项“窥一斑而知全豹”指从局部而推知全体,从个别而推知一般。应为“莫衷一是”。D项“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或事物。

试题详情

25.B A项滥用介词,“对于”多余,掩盖了主语;B项“关于”引进事物的关系者,使用正确;C项介宾搭配失当,“对”应改为“给”;D项介词和时间词组合不妥,“在”应改为“自”。

试题详情

24.D 扼制:控制,抑制。不强调结果,只强调过程、手段,此处更重结果,应该是“遏止”。“尽管”表转折关系,句意为递进关系,应该用“不仅”。引咎自责:主动承担过失并作检讨,句中无此义,应改用“引以为戒”。

试题详情

23.C 一、二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排除B、D两项;第一、二句与第三句间,是因果关系,可排除A项。C项逻辑上最为合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