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C(注意原文首段“或许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尾段“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等内容)
5.B(原文说脂质疏水性尾部“彼此靠在一起,纵向排列”,并非“交织”)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饱和脂肪酸极易受到自由基氧分子的攻击而氧化,只要清除自由基氧分子就能彻底遏止细胞的衰老。
B.动物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含量与其新陈代谢速度几乎成正比,与其寿命长短成反比。
C.大象长寿的原因,是它们细胞膜流动性、渗透性差,细胞膜中饱和脂肪酸使萁新陈代谢速度缓慢。
D.限制热量摄人能够保护动物自身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不被氧化,从而延长动物寿命。
[答案及解析]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细胞膜的成分决定了外界物质能否进入细胞以及渗透的速度,所以说细胞膜是调节新陈代谢的最佳场所。
B. 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细胞膜由高度饱和脂肪酸组成,它们的新陈代谢速度缓慢,动作也比较缓慢,多有冷血特征。
C.赫伯特和艾尔斯的观点,完全能解答关于生命长短的疑问,并对动物进化等问题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D.科学家通过控制老鼠的膳食,观察细胞膜和蛋白质受损与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关系,验证了细胞膜氧化理论
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细胞膜把细胞内物质包裹起来,形成独立结构,筑起生命的屏障.
B.细胞膜是脂质疏水性尾部交织成的一个阻止水通过的油性密封带。
C.细胞膜非常薄,而每个人体内细胞膜平铺起来的面积却又相当大。
D.细胞膜的成分不同,导致动物新陈代谢速度不同,寿命长短不一。
7.D(A“不啸则无法表现名士风度和气质”过于绝对;B王维李白的诗只证明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存,“非常流行”无根据;C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不出孙登“对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不懂不通甚至厌恶”)
6.D(砖画表现的是演戏的技巧,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
5.B(“啸”并非魏晋名士首倡,《诗经》中早已屡次提及)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啸”在早期是妇女抒发胸中忧怨郁闷之气的途径,也有巫术的神秘色彩,后来进入文人圈后不啸则无法表现名士风度和气质。
B.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泰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可以证明,“啸”在唐朝的文人中也是非常流行的。
C.孙登没有回应阮籍的“商略”,却回应了他的“啸”,可见孙登也是一个“啸”的高手,且对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不懂不通甚至厌恶。
D.“啸”的风俗因为后世的学者文人逐渐热衷于义理功业而逐渐淡化,没有人再会“啸”,“啸”最终沦为艺人的表演技巧。长时问的隔膜,使现代人已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
[答案及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