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0037  410045  410051  410055  410061  410063  410067  410073  410075  410081  410087  410091  410093  410097  410103  410105  410111  410115  410117  410121  410123  410127  410129  410131  410132  410133  410135  410136  410137  410139  410141  410145  410147  410151  410153  410157  410163  410165  410171  410175  410177  410181  410187  410193  410195  410201  410205  410207  410213  410217  410223  410231  447348 

6.A

    B.说法倒置因果,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才逐步建立起来。C.属于无中生有,察举制并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规范化的标志;衡量标准既瞢个人才能和德行,也看家世,逐渐向规范化发展是在汉武帝以后。原文没有提及这种制度确保了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D。看重血统和任人唯亲不是一回事,世袭制也不能说就是一种住腿,此项混淆了概念。

试题详情

5.D

     A.“原始社会时期”在愿文中为“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制时期”。B.“有一部分”在原文中为“均气C.这只是九品中正制建立的原因,而且文中没有说解决了此问题。

试题详情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自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的不同需要,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B.从最初的禅让制到最后的科举制,不难看出,无论在哪个朝代,人才的选拔和任用都是统治者极为看重并着手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C.选官制度的改变与更替,体现了不同时代对于人才的不同需求,其中对个人自身的德行和才能的要求始终是第一位的。

     D.相比于我国古代其他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形成的时间最晚,它持续的时间最为长久,其人才选拔机制是十分先进的,对我国近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很深远。

参考答案:

试题详情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隋唐以后的依据考试成绩而不论出身来取士的科举制,是对以往门阀势力限制人才的一种有效突破。

     B.春秋战国时期,出于争霸需要而逐步建立的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宣告了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

     C.秦汉以来建立的以个人德行才能为衡量标准的察举制,.使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日趋规范化,确保了大一统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

     D,相比起“天下为公”时期任人唯贤的禅让制,“家天下”时期开始的任人唯亲的世袭制是一种明显的历史倒退,没有任何历史意义。

试题详情

5.下列各项是对我国不同时期选官制的解说,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原始社会时期,考察选拔官员主要依据的是被选者个人的品行与才干。

     B.“古我先王亦惟图任人共政”,夏商以后的“家天下”时期,担任官职的大小贵族有一部分遵照嫡长继承的原则相袭,确保世代垄断官职。

     C.“天下兴兵,衣冠世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战争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政府选拔官员困难,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完全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D.“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用考试的方式按照规定所写文章的好坏来选拔官员,是科举制与以往官员选拔制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

试题详情

14.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参考答案]①对从楚国逃到吴国的太宰嚭丧失警觉,让其与勾践安然存在,并做了高官,以致因此而使吴国灭亡。②接受美女的不是夫差,是太宰嚭,因此,西施亡吴之说是不能成立的。

[试题解析]从表层义和深层义的角度理解,表层义在于对“卧榻之侧的强敌”的理解,深层义应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

试题详情

13.3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结合全文内容,侧重对女祸论的讨论。

试题详情

12.5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理解重要词语的能力,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C级。

[参考答案]B、D

[试题解析]B项,作者不同意这种说法,见C;D项,是不尊重女性的表现,不值得提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