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0044  410052  410058  410062  410068  410070  410074  410080  410082  410088  410094  410098  410100  410104  410110  410112  410118  410122  410124  410128  410130  410134  410136  410138  410139  410140  410142  410143  410144  410146  410148  410152  410154  410158  410160  410164  410170  410172  410178  410182  410184  410188  410194  410200  410202  410208  410212  410214  410220  410224  410230  410238  447348 

5.下列有关“宋代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

B. 宋代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

C. 宋代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

D. 宋代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试题详情

1.D。(D项所言是对“趋”字的正确理解。参见第3段开头:“在古代社会,“趋”并不是一种普通的行走方式,而是卑贱者见尊贵者、权势者的一种特定的行走礼节。”)

试题详情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含“趋”的古代熟语,如“趋拜”“趋陪”“趋媚”“趋迎”“趋奉”等,都蕴含着“攀附权贵”的意义。

B.本文从两个角度阐明了“趋”这种行走礼节在古代社会中非同寻常的意义。[来源:

C.“不求甚解之解无疑是很危险的”一句中“危险”指的是误解“趋”在古汉语中“攀附权贵”的意义。

D.因为“趋”一直具有敬奉权贵的特殊功用,并且在先民心理上造成了深刻影响,进而致使他们将 “趋”与攀附权贵联系了起来。

参考答案:

试题详情

2.引文是为了证明观点的。下列本文中引文和被证明的观点,不匹配的一项是(   )(3分)

选项
引      文
被证明的观点
A
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
“趋势”即“趋奉权势”
B
(孙策)因此激怒,言:“我为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
“趋附”即“趋炎附势”
C
(触龙)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
“趋”礼重要
D
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
快趋如风

试题详情

1.对文中第二段画线的“不求甚解之解”所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趋”字意义的变异作一种相当简单的理解。

B.“趋”字的“攀附”意义就是由它的本义“走”直接引发出来的。

C.“趋”这种行走方式是一种普通的行走方式。

D.“趋”是卑贱者见尊贵者、权势者的一种特定的行走礼节。

试题详情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的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博会的交流有多个层面,虽然经济和科技交流促进各国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但最根本的是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B.受上海世博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相对落后的中国将会开始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以融入一体化的世界。

  C.上海将藉由2010年世博会使自己的城市功能比如基础设施等得以提升,同时也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

  D.基于世博会对主办城市和国家各方面的带动作用以及上海的地域位置考虑,上海世博会必将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快速崛起。

参考答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