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8.化学式为C8H1018O的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高考资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资源
a.A中一定含有羟基 b.A属于芳香烃
c.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A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③ 。
(3)写出结构简式:C _______ E ________ 。高考资源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注明18O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的
物质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高考资源
26.某种粗盐中含有泥沙、Ca2+、Mg2+、Fe3+、SO42-等杂质。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设计了用这种粗盐制备糖盐的方案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相应操作选择所需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操作I ;操作IV 。
A.烧杯 B.托盘天平 C.电子天平 D.试管 E.玻璃棒
F.分液漏斗 G.漏斗 H.泥三角 I.酒精灯 J.蒸发皿
(2)操作III中常用Na2CO3(aq)、NaOH(aq)、BaCl2(aq)作为除杂试剂,则加入除杂试剂
的顺序为: NaOH (aq)→ → 。
写除去Fe3+的离子方程式: 。
(3)操作III中,判断加入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 。
(4)操作V应选择的酸是: 。若将操作V与操作IV的先后顺序对调,将
会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高考资源
(5)操作VI是: 。(选择合理操作的名称,用标号字母按操作先后顺序填写)。
(a)过滤、洗涤 (b)蒸发、浓缩 (c)萃取、分液 (d)冷却、结晶
27. 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a+、K+、NH4+、Mg2+、Ba2+、Al3+、Fe3+、Cl-、I-、NO3-、CO32-、SO42-,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高考资源
(1)取溶液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显强酸性。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色。
(3)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定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生成。
(4)取部分(3)中碱性溶液加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高考资源
(5)将(3)中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离子是 ;尚不能确
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高考资源
25.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发生如下反应:2CuO(S)+CO(g) Cu2O(s)+CO2(g),n(Cu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n(CuO)(mol) |
0.080 |
0.060 |
0.040 |
0.020 |
0.020 |
0.020 |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已知:K(400℃)>K(350℃),则该反
应是 热反应。
(2)右图中表示Cu2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是 。(选填“A”或“B”)
800℃时,0~3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v(CO2)=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CO)=v(C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CO)=v正(CO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增加CuO的量 b.适当升高温度
c.及时移去CO2 d.增大CO的浓度
e.选择高效催化剂 f.增大压强
24.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Cr2(SO4)3、K2S2O8、K2Cr2O7、K2SO4、H2SO4、H2O。已知K2S2O8的氧化性比K2Cr2O7强。
(1)请将以上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
+
+
+
+
(2)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 ,得到1mol氧化产物,转移电子 个。
(3)请将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式及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空格中:
+ +……
(4)在酸性条件下K2Cr2O7与草酸(H2C2O4)反应的产物是:Cr2(SO4)3、CO2、K2SO4
和H2O,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23.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
A |
B |
C |
D |
性质或结构信息 |
单质温温下为固体,难溶于水易于溶CS2。能形成2种二元含氧酸。 |
原子的M层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核外p电子总数大于7。 |
单质曾被称为“银色的金子”。与锂形成的合金常用于航天飞行器。单质能溶强酸和强碱。 |
原子核外 电子层上s电子总数比p电子总数少2个。单质和氧化物均为空间 网状晶体,具有很高的熔、沸点。 |
(1)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D原子共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写出C单质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B与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的pH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A,B两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键能较小的是 ;分子较稳定的是 。(填分子式)
(4)E、D同主族,位于短周期。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熔点较低的是
22.已知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只能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而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可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苯酚< 氢氧化铝< 碳酸
B、结合氢离子的能力:
C、同温、同浓度下溶液碱性强弱:偏铝酸钠> 碳酸钠> 苯酚钠 >碳酸氢钠
D、.相同条件下,溶液的PH:碳酸氢钠 >苯酚钠> 碳酸钠 >偏铝酸钠
第Ⅱ卷(共84分)
21.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与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pH>7,且 c(OH-) > c(Na+) > c(H+) > c(CH3COO-)
B、pH>7,且 c(Na+) + c(H+) = c(CH3COO-) + c(OH-)
C、pH<7,且c(CH3COO-) > c(H+) >c(Na+)> c(OH-)
D、pH=7,且c(CH3COO-) > c(Na+) >c(H+) = c(OH-)
20.下列气体实验中,错误的是[ ]
A、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气体 B、加热Cu(NO3)2(s)获取NO2(g)
C、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制HCl D、硫化氢气体的干燥与收集
19. 开瑞坦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良药,其有效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易溶于水
B、分子中含有四个六元环,其中有一个是苯环
C、1mol分子水解后只能得到2mol产物
D、1mol分子最多能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
18.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
A B C 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