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0356  410364  410370  410374  410380  410382  410386  410392  410394  410400  410406  410410  410412  410416  410422  410424  410430  410434  410436  410440  410442  410446  410448  410450  410451  410452  410454  410455  410456  410458  410460  410464  410466  410470  410472  410476  410482  410484  410490  410494  410496  410500  410506  410512  410514  410520  410524  410526  410532  410536  410542  410550  447348 

6. 本文作者写的是秋天的“况味”,“况味”是一种感受,本身就是虚的,那么秋天的况味又是怎样的一种味道呢?作者以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将心中那独特的秋天的味道通过对眼前的实体的描写展现在读者面前。如作者写秋天的味觉,便从大家熟悉的酒谈起,若之醇老为佳;继而联想到烟,红光炙发,有无穷的诗意,用作者的话来说,“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贮满诗意。对秋天无穷滋味的回味,因作者对酒和烟的实体的描写,产生联想,继而使“虚”的秋天的“况味”形象地呈现了出来,而变得真实生动,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品秋如品人。(只要意思对即可,举例也可以是其他的。)

试题详情

5. “天狗”形象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大写的“我”(民族与时代新人),又是一个热忱、坦荡而叛逆的“小我”,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此诗整体手法是拟人,而表现“天狗”形象又运用了不少夸张手法。这些手法有利于生动地展现“天狗”充满豪气的自我精神,也便于诗人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像,从而使“天狗”吞噬“月”“日”“星球”以及“全宇宙”变得自然、合理,也使“天狗”的“飞奔”“狂叫”“燃烧”乃至“剥皮”“食肉”“吸血”“啮心肝”等奇特而出格的行为不至于太另类和异端,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试题详情

4. (1)“金黄的稻束”蕴涵着深邃的意蕴,不仅是指具体的物象,而且又超越了物象的实体。它象征着收获,还象征着伟大的播种孕育者和劳动创造者。

(2)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并拓展到“母亲”和“雕像”等意象,但又不是将这些意象直接链接、彼此融合,而是在它们之间不断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并运用优美的语言将意象的美感和哲思表达得形象感人,令人难忘,同时也完成了对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和对母性的歌颂,达成了抽象的“思”与感性的“诗”的完美结合。

试题详情

3. 诗中的“鸟”是诗人的化身,“土地”象征着生养诗人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河流”比喻苦难和力量,“风”喻指人民的愤怒和抗争,“黎明”预示着祖国未来的希望。这些意象的核心是“土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无比执著和深深眷恋,对遭受灾难的祖国的悲痛和对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挚爱,以及愿为祖国献身的由衷之情。

试题详情

2. 诗歌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看不见的时间,比喻为一把剪刀、一根铁鞭;而生命作为存在形式,也是抽象的,作者把它比喻为一匹锦绮、一树繁花;剪刀、铁鞭都是坚硬阴冷之物,喻示了时间的残酷和无情;锦绮、繁花都是柔丽热烈的,显示了生命的柔弱和美好。作者巧妙地将两者形象地结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生命的锦绮被时间的剪刀一节节剪完和生命的繁花被时间的铁鞭一朵朵击落的情景,给人以警示,从而揭示了这么一个哲理--时间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抓紧时间,珍惜有限的人生。

试题详情

1.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理解时需要注意诗歌整体内容的解读,结合具体的语境,注意诗歌意象的具体特征。

答案:第一首的第一人称指代河床,第二首的第一人称指代抒情主人公。《河床》中“你们”,前者指代黄河象,后者指代人类。

(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理解时可从修辞、句式、韵律等方面着手,思考语言的特点;其效果的理解可结合诗的意象、主旨分析,但不能牵强附会。

答案:《河床》的语言注重质感和力度,注重内在的节奏,不讲究韵律押韵,而内在节奏通过奇崛的长短句式实现,创造了一种独特意象特征,展现黄河雄奇宽阔浩荡坚实博爱原始的性格。《地之子》的语言质朴自然,诗歌意象深沉饱满,表达对大地母亲真挚深厚的情爱。举例略。

试题详情

8. 这是寓言的浅层意义。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只有青蛙才坐井观天。真正有学问的人总是虚怀若谷,觉得自己有许多的不足。认识自己很重要,最初的河伯缺少的就是正确的自我认识,自以为“天下第一”,见到北海之后,才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因此,这则寓言的深层含义是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本文的内涵是丰富的,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阐发。)

[参考译文]

长江流出西陵峡,便开始流经平坦的地势,它的水势奔腾阔大。向南与沅江、湘江合流,向北与汉水、沔水汇集,它的水势更加强大了。到了黄州赤壁下面,江水浩荡,和大海差不多。清河县的张梦得先生,贬官居住在齐安,在靠近他的住宅的西南面做了一个亭子,用来欣赏长江上的美景,我长兄子瞻给亭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快哉”。

站在亭子上大概可以看到南北百里、东西三十里(的景观)。长江波涛汹涌,风云时开时合。白天有来往的船舶在它的前面时隐时现,晚上有鱼类在它的下面悲壮地呼啸,江面景象变化迅速,令人触目惊心,游客不能在这里久看。现在可以坐在亭子里的茶几旁座位上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看个够。向西眺望武昌一带山脉,岗峦起伏,草木成行成列,每当烟雾消失,太阳出来,渔翁和樵夫的房屋,都可以一一指着数出来:这就是取名“快哉”的缘故啊!至于长江中的沙州岸边,古城的遗址,那是当年曹操、孙权想争夺的地方,周瑜、陆逊纵横驰骋的战场,他们的风采和遗迹,也足以让世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领着宋玉、景差到兰台宫游玩,有一阵凉风呼呼地吹来,襄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真痛快呀,这阵风!这是我和老百姓共同享受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您才享有的雄风罢了,老百姓怎么能一起享受!”宋玉的话大概含有讽刺的意味。风并没有雌雄差异,可是人却有逢时不逢时的不同。楚襄王感到快乐的原因,和老百姓感到忧伤的原因,这是由于人们的处境不同,和风有什么相干呢?士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舒畅,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舒坦,不因外界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如今张梦得不把贬谪视作忧愁,利用管理政务以外的空闲时间,自由放任于山水之间,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过人之处。就算蓬草做门,破瓮为窗,也没有什么不快活,更何况在长江的清流中洗濯,迎送西山的白云,让耳目尽享美妙的景物而求自我安乐呢!不然的话,长江上群山绵延,山谷深幽,森林高大,古树奇倔,清风吹着它们,明月照着它们,这些景色都是文人游子之所以引起悲哀苦痛而不堪忍受的,哪能看到这景物而感到快乐呢?

[参考译文]

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十六岁嫁到我家。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淑静,就是我的大姐。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生有功。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有一个老婆子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先母举起杯,把水一气喝完,从此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病故。儿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娘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因为这两个孩子面容像母亲。

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世世辈辈住吴家桥。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经过千墩浦,到南直桥,沿着小河往东就到。村子里聚居着许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三个哥哥都因为富有而出名,为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和气气和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爱。

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更半夜。外祖父三天两天差个人来送点东西。家里虽然并无盐米短缺之忧,先母却忙碌得像吃了早饭没晚饭的样子。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环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手里还不停地缝缝补补,间间房里干干净净。待佣人有恩惠,佣仆虽然被责打了,背后也不忍心责怪她。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

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每逢阴雨天气,有嘉便不上学了,有光也不愿意去,(母亲不愿意)于是就不能留在家里。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常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背诵《孝经》,要我背诵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

孺人故世以后,外祖母何孺人也病故了。周家染上了瘟疫,舅母病故;四姨妈嫁在顾家,又病故;一连死了三十个人才停止。只有外祖父和二舅还健在。

孺人故世十一年后,大姐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孺人生前应允的。故世十二年后,我补上了生员,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孺人生前给我订的。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孺人。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么!天啊,多么悲痛啊!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试题详情

7. 这篇人物传记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了岳飞的思想性格和才能,写法上详略有致,安排妥当。通过岳飞谢绝“名姝”的行为和其对“天下何时太平”的理解,表现他清正廉洁的思想品德,属于略写;通过写岳飞注重军事训练、严明军纪、关爱将士、重视谋略、善于用兵等,重点表现了岳飞在军事上的杰出才能,属于详写;借“好贤礼士,雅歌投壶”及“飞何功之有”着重表现岳飞谦虚儒雅的性格特点,也属于简笔略写。

从全文看,文章虽篇幅不长,但写法讲究,详略有致。岳飞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主要是以抗金将领的身份出现的,而他一生中的主要经历又都在军旅之中,所以集中笔墨详写他杰出的军事才能是合理的,而关于其品德的清正廉洁和性格的谦虚儒雅虽然用笔简省,却是对岳飞形象的完善和补充,对丰富人物形象有重要意义。

[参考译文]

岳飞对母亲非常孝顺,家中没有侍女小妾。吴玠一直很佩服岳飞,想与岳飞结交,打扮了一个美女送给他。岳飞说:“皇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难道现在是武将享受安乐的时候吗?”推辞掉了。吴玠大为赞叹佩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可以称为太平?”岳飞回答说:“当文官不爱钱财专心为民谋利,武官不惧牺牲奋勇为国效力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每当军队休整,岳飞就督促将士爬斜坡、跳壕沟,都让他们穿着很重的铠甲来练习。士兵只要抢夺老百姓的一根麻绳绑草料,就立刻斩首示众。士兵夜里宿营,老百姓开门表示愿意接纳,可是没有敢擅入的,岳家军号称“宁可冻死也不拆老百姓的屋子烧火取暖,宁可饿死也不抢老百姓的粮食充饥”。士兵生病了,岳飞亲自为他调药。将士远征,岳飞的妻子去他们家慰问,有战死的,为他流泪痛哭,并且抚育他的孤儿。朝廷有赏赐犒劳,都分给手下官兵,一丝一毫也不占有。岳飞善于以寡击众。凡是有所行动,就召集手下军官,商议确定然后作战,所以兵锋所向,都能取胜。突然遇到敌军袭击也毫不慌乱。所以敌人评论岳家军说:“动摇山容易,动摇岳家军难。”张俊曾问岳飞用兵的方法,岳飞回答说:“仁义、信用、智慧、勇敢、严厉,缺一不可。”每次调运军粮,岳飞一定皱起眉头忧虑地说:“东南地区的民力快用尽了啊!”岳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平时唱唱雅诗,玩玩投壶游戏,谦逊谨慎得像个读书人。每次立功后朝廷给他加官时,岳飞辞谢一定说:“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

试题详情

6. 因为尽管李白在这里发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慨叹,但跟通常的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消极颓废浑浑噩噩完全不同,作者借此表达了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也流露了他当时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这从下文的描写中不难领悟到。作者写春天风光之美丽诱人,从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园的另一个缘由,并极自然地过渡到记叙与从弟共叙“天伦之乐事”。可见开头的一番笔墨就是作者的有意铺陈,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记“乐事”抒“雅怀”等诸多内容,反映了作者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参考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时光是百代的过客。虚浮的人生像梦幻一样,能有几多欢乐?所以古人掌灯夜游,是有道理的。何况清明温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来招引我们,大自然又给我们展现锦绣风光。现在我们聚会在桃花芬芳的花园里,畅叙天伦间的乐事。诸位贤弟都是俊才秀士,哥哥比得上谢惠连;只有我所吟咏的诗,与谢康乐相比而感到惭愧。寻幽探奇尚未结束,纵情的谈论又转而成为会心的清谈。摆出荣华的筵席,坐在花丛中间;酒杯频传,醉倒在月光之下。没有好的诗篇,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作诗不成的,按照金谷园的惯例,罚酒三杯。

试题详情

5. (1)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未眠,听着春雨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2)①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但作者意不在刻画春光明媚,而是借一夜听雨暗示自己正因报国之志不得伸而郁闷、惆怅,明媚春光只是诗人落寞情怀的反衬。②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今在国家多事之秋,却落得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怨愤至极,于是写下“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激楚之言,以抒发愤闷之情。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