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0578  410586  410592  410596  410602  410604  410608  410614  410616  410622  410628  410632  410634  410638  410644  410646  410652  410656  410658  410662  410664  410668  410670  410672  410673  410674  410676  410677  410678  410680  410682  410686  410688  410692  410694  410698  410704  410706  410712  410716  410718  410722  410728  410734  410736  410742  410746  410748  410754  410758  410764  410772  447348 

8.(2009·高考北京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

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C.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D.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解析]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D项中有“无路可通”,与成语语意不符。A.“耄耋之年”指老年,高龄。B.杳无踪迹:远得看不见踪迹。C.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目的。

[答案] D

试题详情

7.(2009·高考海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

B.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C.眼下在某些地区,“走穴”正成为一些学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这既能提高知名度,又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

D.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解析] “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用在D项中不合语境。

[答案] D

试题详情

6.(2009·高考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解析] A.左右为难:形容不管怎么做都有难处。此处是感到为难,不是怎么做都有难处。B.动人心弦:激动人心,非常动人。C.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连续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向前冲杀。褒义词。D.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应为“一蹴而就”。

[答案] B

试题详情

5.(2009·高考辽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B.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掘、利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以便尽快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C.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是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D.关于他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因此这个问题还可研究。

[解析]  “敝帚自珍”指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常用来指自己的东西。

[答案] C

试题详情

4.(2009·高考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C.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解析] B“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望文生义,误解为“写作”。C.“耳提面命”意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后来用“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褒义词。D.“如履薄冰”形容一个人做事十分小心谨慎,像在薄冰上步行。使用对象不对。

[答案] A

试题详情

3.(2009·高考湖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回忆而生。

[解析]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就:成。形容“工作”错。

[答案] B

试题详情

2.(2009·高考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欣逢您四十华诞,我们谨向您--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

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A.莘莘学子      B.运筹帷幄

C.首当其冲         D.栋梁之材

[解析]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在句中不合语境。“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运筹帷幄”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栋梁之材”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这三个词语都合乎语境。

[答案] C

试题详情

1.(2009·高考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

B.对手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解析] A.忧心忡忡:指心情忧愁;B.急流勇退:指在复杂的斗争中及早退出,中性词;C.排山倒海:指力量强,声势大;D.南腔北调:形容口音不纯,搀杂方音,与“生活画卷”不搭配。

[答案] D

试题详情

31.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理解,让人耳目一新。请依照示例,写出你对下面俗语或名句的不同看法。(三句中任选两句)

示例:酒香不怕巷子深

另一看法:深巷中的酒香,谁能闻得到?好酒也需要包装和宣传。在信息时代,我们不能消极等待一个偶然过客的发现。

(1)假作真时真亦假

另一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另一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另一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要求中的两个词“变换一个角度”“耳目一新”。这就是要求作答此题时,必须改变词语原来的意思,从新的角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要关注示例的答题思路。

[答案] (1)世上固然有许多虚假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因此怀疑否定一切,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是否应多几分信心呢?(2)如果是不动脑筋地读,读的遍数再多,终究还是浮在表面;而对那些浅显的文章,又何须读上百遍?(3)谁知这一别对方都干了些什么,有时时间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纵使能改变,又焉知一定是向好的方向改变呢?

[综合训练]

试题详情

30.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请用一个成语描述上面这幅漫画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从众的原因作分析议论,要求言之有理。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三人成虎(如“人云亦云”等亦可)

(2)略(要从漫画之中找到从众的渐进性及其原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