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2.(13分)根据表中左栏信息,回答右栏有关问题:
信 息 |
问 题 |
①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不少于最内层电子数。其中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
(1)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为 。 |
②在一定条件下,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均能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其中Z元素的氧化物既能溶于稀硫酸,又能溶于浓NaOH溶液。 |
(2)Z元素的氧化物溶于浓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
③Y固体单质与盐酸反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3)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④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溶于水,但可溶于NaOH溶液。 |
(4)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溶于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 |
(5)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
21.(15分)已知A、B、C是三种常见的单质,其中A为固体,B、C为气体;D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一段时间后,溶液会呈红褐色;B和C反应的产物极易溶于水得无色溶液E。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D和E分别与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D+A: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A: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燃烧热值高。实验测得,在常温常压下,1gC完全燃烧,放出142.9KJ的热量。则表示C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写出在F中加入NaOH并在空气中放置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同学用回收的镁铝合金制取氢气。现有10.8g镁铝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与足量18mol/LH2SO4反应,最多可放出0.6molH2
B.常温下与足量2mol/LHNO3反应,最少可放出0.45molH2
C.常温上与足量2mol/LH2SO4反应,放出H2的量在0.45mol-0.6mol之间
D.常温下与足量2mol/LNaOH反应,放出H2的量在0.45mol-0.6mol之间
第II卷(选择题 共60分)
19.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残余固体可能为铜和铁的混合物 B.最后得到的溶液可能含有Fe3+
C.残余固体是铁,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D.残余固体全部是铜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NaOH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减小,pH增大
B.电解CuSO4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增大,pH减小
C.电解Na2SO4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增大,pH不变
D.电解NaCl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减小,pH不变
17.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为11
B.A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
C.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D.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
16.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
①Br2+2e=2Br- ②2Br--2e=Br2 ③Zn-2e=Zn2+ ④Zn2++2e=Zn
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A.②和① B.②和③ C.③和① D.④和①
15.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 B.Al(OH)3 C.Al Cl3 D.Al2O3
14.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
反应为:xMg + Mo3S4 MgxMo3S4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o3S4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反应为:Mo3S4+2xe-= Mo3S42x-
C.Mg2+向正极迁移 D.负极反应为:xMg-2xe- = xMg2+
13.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2H2(g)+O2(g)=2H2O(1);△H1=-571.6kJ·mol-1
②2H2O(g)=2H2(g)+ O2(g);△H2= a kJ·mol-1。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H1== △H2
C.△H1是氢气的燃烧热
D.②为吸热反应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